陈砚分开那点事,张鹏继续说:“我现在都还记得,砚哥用一年半的时间从吊车尾一直冲到年级前排,最后高考拿了六百多分。
”
“堪称崎高历史上的一大奇迹啊!”
宋静原掐了掐手心,偏头问陈砚:“你第一年高考考了多少分?”
陈砚耸肩,无所谓到仿佛大家说的不是他:“记不住了。
”
“就六百出头吧。
”
“操,六百多分还要复读,砚哥你是不是人。
”
“嫂子你是不知道,当年成绩出来后我们班主任烧了三天高香,就因为砚哥。
”张鹏仰头喝酒,“甚至都要亲自帮他报考了,他可好,非得要复读!”
“是啊,谁拦都拦不住。
”
宋静原有些喘不上气。
她早就知道陈砚复读的事情,但万万没想到,陈砚是在拿了六百多分的情况下复读的。
六百分对于崎源考生已经是个非常不错的成绩了,大部分211学校都能进,甚至能摸到985的边。
这个分数对于从前的陈砚来说,是非常难的一件事。
要付出常人无法想象的努力。
他却选择了复读。
宋静原睫毛颤了下:“值得这样做吗?”
为了她。
陈砚听见了她的话,捏了捏她手心:“我自愿的。
”
你不用有压力。
“当着这么多人的面能不能别秀恩爱!”
他们俩说话音量低,陆俊远那伙人没听清,全当是在调情,忿忿不平地抱怨几句,又继续说:“何止啊,我不是和砚哥一起复读吗,你们都不知道,那年他更疯狂,整天像是长在教室里面一样,成绩越来越高,最后稳定在年级前三。
”
“高考放榜那天,学校门口的电子屏上滚动播放了整整一周,上面的词儿我都还记得”
陆俊远清了清嗓子,拿着酒瓶当话筒,夹着嗓子说:“喜报喜报!我校毕业生陈砚在夏季高考中取得687分的好成绩!祝陈砚同学前程似锦,未来可期,你永远是母校的骄傲!”
“行了。
”眼瞅着某人眼色变了,陈砚抬腿踹了他一脚,“一个个都活够了?学会拿我找乐子了?”
“哪敢哪敢啊。
”陆俊远讨好道,“这不是帮您追忆青春呢么?”
“滚。
”陈砚笑。
后半场宋静原都有些提不起精神。
她无法想象陈砚是怎么度过那两年的,尤其是在第一年拿到不错成绩的前提下,复读会面临着常人难以接受的压力。
他挺过来了。
但是没有一个人陪着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