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200章

首页
    书当然没有问题,里头有杨家的,苏家人的,还有她的。

     一摞做旧的经年户籍黄纸,三代回归故土的篷县人,简简单单,普通又寻常的身份。

     值得一提的是,苏瓷的户籍是单独的,没有跟着杨家,也没跟着苏家,当然,她喜欢的话可以并回苏家,但不喜欢的就自个人一个人也行。

     还有一张略简陋的照县嘉奖文书,义妇拒寇助民又捐赠家资助遭灾乡里渡过难关的。

     简单自在,一个被第二故乡县令下文书褒赞过的寡妇,这种褒赞文书不值钱,但却算是乡里女性的表率,寻常居家生活,能少很多骚扰麻烦。

     当然,她大约不会遭遇骚扰麻烦的,哪怕只有她一个人,阿康阿正还跟着她。

     另外,阿康说:“鄞州刺史乃主子多年心腹,是可信之人,”篷县属鄞州,“夫人将来遇事若难决,可求助鄞州刺史。

    ” 苏瓷怔忪抬头,阿康却从怀里取出一封信。

     苏瓷愣了下,接过来,入目却是杨延宗手书,但不是写给她的,是写给杨重婴的,阿康隐晦道:“若将来,真……夫人与老夫人起争执,可将此信交予老爷。

    ” 这所谓争执是指,苏瓷手里还按着的那张独立户籍。

     她盯了那封信一会儿,信封口了,她盯了半晌却叫人点了烛台,把信的封口隔着点距离在火苗上烘了半晌,之后,把融化的蜡封抹了。

     这信写的匆忙,没有用火漆,只用了蜡封,她蜡封融了抹去之后,趁热打开信笺。

     阿康看着,却没说什么。

     苏瓷打开信,里头也是杨延宗的笔迹,“父亲在上,孩子顿首,若父亲看到这封信,孩子该已不在了,孩子不孝,不能侍奉膝下,……今苏氏之事,乃孩子之意,父亲且莫怪罪于她,夫妻缘尽,亦无需强留,母亲驾前,还请父亲周旋,……顿首百拜,万望珍重。

    ” 离开杨家之后,一个寡妇的身份,改嫁也行,独居也可,亦可选择归宁,当她的富家绮户娇女。

     苏瓷呆住,她终于明白,前天杨延宗说的,所谓一切他都安排好了,你若不爱留在家中,便去罢,不必理会其他人,究竟是什么意思。

     不得不说,非常妥帖。

     可以说,该想不该想该安排不安排的,都已统统安排好了。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章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