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327章

首页
    和她二姨父、三姨父,他们应该都是娶不上余家女的吧? 余家把女儿当男儿一样看重,似乎是从骨子里透出来的。

     可这样的人家,在整个祥宁县,都是屈指可数。

     第212章求证 七月二十,姚家请的媒人便来了清溪村。

     这位媒人夫家姓杨,因此众人便称为杨娘子。

     她是官媒,也说了不少亲事。

     之前有人托她来赵家,不过最后亲事都没有说成。

     这一次她来也没有报多大的希望,场面话,吉利话,奉承话都说了一遍,杨娘子便说到了姚家。

     杨娘子家世代都居住在祥宁县,因此对姚家的往事也略知一二。

     她与赵毅光夫妇道:“说来他们家也不姓姚,具体姓什么我也不记得了。

    ” “姚劲松的父亲姚达,自幼丧父,他母亲带着他改嫁到了姚家。

    ” “说来也是凄惨,他娘才嫁过来没有多久,就因病去世了。

    ” “姚达是跟着继父长大了,他继父过世后,有人劝他改回本姓。

    ” “他说生恩难还,命抵两清。

    不生而养之恩,百命难偿,唯有延续姚家香火,壮大姚家家业,让后代子孙都知道姚姓的由来,非如此不能心安。

    ” 赵毅光闻言,到是对这个姚达好奇起来。

     能说出这样一番话,想必心头是个敞亮的人。

     与这样的人做亲家,闲时还可以叙谈一二,岂不是人生乐事? 余红翠见自家相公眉眼柔和,丝毫不见探究之色,心里暗暗鄙视。

     她问着杨娘子道:“那姚劲松的母亲呢,可是个和气的人?” 杨娘子来了多次,每次说完正主,赵毅光夫妇便委婉拒绝了。

     今天竟然有心谈下去,她立即来了精神,连忙道:“姚劲松的母亲姓陈,是高岩村嫁来的。

    ” “那是一位再和气不过的人了,他们家的邻居都知道,甚少与人红脸。

    ” “他们夫妇在县城里开银铺子也有十几年的时间了,要是那种只想牟取暴利的奸商,那铺子也开不到现在。

    ” 余红翠想,到底如何还不知道,少不得让张妈妈或者贺嬷嬷去县城跑一趟。

     充当客人刁难一番,看看情况再论。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章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