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过饭后,玉娇留下来跟她外公外婆说话。
赵玉书带着纪少瑜和宋子桓出去闲逛。
远离余家老宅后,从别的地方看去,便会发现余家老宅所处的位置上有一个山坳口。
“在我外公他们这里,几乎每户人家都背靠大山,因此便有不成文的规定,每户人家背后的山都是归自己家所有。
”
“我外公家背后的山,便只有他家可以砍柴。
”
“从后院往上,山坳口那个地方,有一条小路可以进城。
”
赵玉书说着,指了指具体的位置给纪少瑜他们看。
宋子桓轻笑道:“听说当初是为了躲避匪盗才有的丹阳村,想必那条小路,是村里人特意留的逃生路吧?”
“也许是吧,不过那条小路已经好多年没有人走过了。
”赵玉书道,他也是跟着他小舅舅走过一次。
纪少瑜盯着那山坳口的位置,许久没有说话。
这个地方太隐蔽了,一般人根本想不到,两山相连的中间,竟然会有一条小道出去。
尤其是,他们进来的时候,明显跟那条出去的小道是隔着几座山的。
七八十年前,为了躲避匪盗定居丹阳村的余家。
这些年漂泊在外,一心想要挣钱出人头地的余家。
希望来这一躺,他可以清楚地知道,余家没有他想象的那样复杂…
第163章送给他的
在余家老宅住了一晚,第二天大清早,余存锐让车夫邢金带着纪少瑜他们上山。
往出村的道路上走,然后在顺着左侧的山道进山。
那一片常是放牧牛羊的去处,山势缓缓而上,众山连绵不绝。
险峻的高峰多在远处,要想采好的雪芽,便要走远一些。
邢金赶着马走在前面,他与赵玉书道:“等会你们要是累了,便可以骑马回来。
”
赵玉书与邢金早就熟悉了,当即一个翻身上马,连去的路上也是骑马去的。
翻过两座山之间的山坳处,放眼看去,只见一处平坦的山谷跃入眼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