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所以外销的数额十分庞大。
许多外地布商慕名来买,庄小慧顺势便做起了批发生意。
总之她的货源多到商会那群人难以想象的地步,于是围剿她的计划自然就失败了。
当深秋来临,冬□□近时,商会众人才后知后觉地发现自己被庄小慧坑惨了!京城里的老百姓都已经买到足够的布料和成衣,他们囤积在手里的布自然就卖不出去了!
若要效仿庄小慧,把布运到外地去卖,运费叠加至成本,当地布商轻而易举就能把他们干/死,因为他们完全没有价格优势。
大众商品就是如此,一比质量,二比价格。
如果这两样别人都比你强,那你绝对赚不到一分钱。
于是京城里出现了一个怪现象。
曾经长盛不衰的老字号布坊一家接一家地关张,短短半个月竟倒了十之七八。
余玉贤还想挣扎一下,于是把囤积的布料堆放在门口,挂上五折出售的牌子。
即便如此,她的布也还是没比庄小慧的布便宜多少,质量也参差不齐,来来往往的老百姓停下看一看,摸一摸,然后摇摇头便走了。
他们一没有余钱,二不是傻子,当然不会买这种既不好又不便宜的布。
余玉贤只好继续降价,打到三折的时候才陆陆续续卖出去一点。
等到来年,这批布要么潮了,要么霉了,要么褪色了,更加卖不上价。
余玉贤完全不知道该怎么做才能挽回损失。
把布白白送出去她自然是不愿意的,只好继续打折,从三折一直打到一折,还是卖不动。
市场早就饱和了,老百姓的购买力又很有限,这其中的原理她不懂,生意自然做不成。
于是这批货算是全都砸在她手里了。
三千两银子的成本,最后只售出几十两,其中的亏损大到余玉贤翻开账本的时候差点吐血。
她站在店铺门口,看着掌柜把关张的牌子高高挂上,目中满是迷茫。
没了现银,来年开春她进不到货,这家店彻底开不下去了。
她只能选择把铺子卖掉,筹集一些过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