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174章

首页
    中涌上深深的痛苦和无力。

     被人掐住脖子的感觉真的不好受。

     庄理慢条斯理地调换幻灯片,继续道:“所以,接下来我要讨论的就是完全取代光刻机的芯片制造技术。

    ” 绝望中的众人:“!!!” 顾二少掏了掏耳朵,严重怀疑自己幻听了。

    华国花十亿都买不来一台光刻机,这个人竟然一张口就说要完全取代光刻机?他疯了? 宣冥默默扶额,对这个场面越来越感到熟悉。

     庄理指了指幻灯片上的一张芯片设计图,徐徐说道:“你们应该都知道,摩尔定律预示着硅芯片技术总有一天会终结,而这个时间点已经离我们越来越近。

     “目前HL国的光刻机能制造2纳米的芯片,但这已经是极限,更小尺度的芯片将导致量子隧穿效应地出现,以至于芯片在处理数据的过程中频频出现错误。

     “所以,我将采用全新的芯片制作材料――碳纳米晶体管。

    它与硅纳米晶体管一样,都能自行生长,密度和体积却比硅晶体管小得多,能使我们无限度地保持摩尔定律。

     “更为重要的是,在碳纳米晶体管的生长过程中,我会调配一种化学药剂,对那些生长错误的晶体管进行侵蚀和销毁,并促进其他晶体管地正确生长,并最终在试管里得到一张完整的芯片。

    这个过程叫做‘建设性破坏’,它的工作效率远远超过目前最尖端的光刻机。

    ” 宣冥和顾二少听得一脸懵。

     懂行的技术人员却都骇然色变。

     讲到这里就不得不提一提光刻机的运行机制。

    它相当于一台单反照相机,能把复杂至极的芯片设计图复刻在小而薄的硅芯片上。

    一张硅芯片往往会存在一百亿条纳米晶体管电路,而这么多晶体管的正确蚀刻都有赖于光刻机的精确计算。

     它的工作难度到底有多大? 打一个比方,两架大飞机从起飞到降落,始终齐头并进,其中一架飞机伸出一把刀,在另一架飞机的米粒上刻字。

    这些字有多少?不是一个两个,而是几十亿、上百亿,一个笔画都不能刻错,要不然就得从头来过! 所以HL人才说,哪怕把光刻机的设计图白送给华国人,华国人都造不出来。

     但是,庄理提出的这种“建设性破坏”概念,利用的却不是物理蚀刻技术,而是化学侵蚀技术。

     含有腐蚀性的化学液体分子能代替光源能量,进行精密地操作。

    它也不需要把几十亿上百亿的纳米晶体管全部对接正确,只需把自我生长错误的晶体管毁掉就可以。

     这个工作难度又是多大呢? 打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