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玉衡道:“她在看《农桑要方》,我拾掇园子的时候从京郊聘了几家花农、几家佃户,其中有一个识字,往池塘边种花时,檀娘从一个花农手里讨到这本讲农桑之术的书。
”
孟摘月道:“我要有母亲大人一半博学,也不至于临时在大理寺恶补了一阵子,我跟哥哥都不爱看书,也不知道怎么没有随了她。
”
既然不随董灵鹫,那就是随另一个人了。
郑玉衡腹诽几句,没有提及先圣人,只是有点儿欲盖弥彰地道:“儿女天资,综父母之秉性天赋。
”
这院子的风景很是别致,连孟诚也没多说什么。
三人进了堂屋,先去给董灵鹫请安。
孟诚撩开帘子一进去,有些愣住,差点认不得她。
董灵鹫没有穿宫中华贵繁复的衣衫,也并未因身份年龄舍去鲜妍色彩。
穿着一件朱红的圆领袍,腰带掐出一段纤瘦身量,随意简便,洒然不拘,简直让人完全忘却她太后的身份。
孟诚失语片刻,礼毕之后,忽然不知如何劝起。
董灵鹫见了几人,也颇为意外,然后又笑了笑:“你们是来蹭饭吃的?”
孟摘月上前勾住她的胳膊,靠在她身侧,语气颇为娇憨:“难道母后只顾着自己快乐,不管我们不成?”
董灵鹫道:“那你带你哥去厨房帮忙吧。
”
孟摘月瞪大眼睛,看了看自己从没进过厨房的手,话语一噎,又转头看了看她哥哥,道:“什么尊贵的菜,要本宫和皇兄亲自去做?”
董灵鹫道:“我喜欢清静,这里人手不多,你们要来吃饭,恐怕厨娘忙不过来,自然要小姐和公子亲自去咯?”
孟摘月咽了咽口水,转头看着她哥。
孟诚贵为天子,都没见过厨房长什么样子,回给她一个无能为力的眼神。
这对兄妹既然不会,那出身不低的王皇后自然也指望不上,平日里要吃什么,都是派遣宫人去吩咐一声,连灶台长什么模样都不清楚。
孟摘月这么一合计,觉得他们要是去,这顿饭到天亮也吃不上了,便撒娇道:“母后再雇两个人来嘛,郑大人怎么这样吝啬。
”
董灵鹫道:“这叫勤俭持家。
”
“反正您看他什么都好。
”孟摘月道,“难不成他会下厨不成?”
要是别的,郑玉衡会的还不多,但问到这个,就不得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