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灵鹫没有反驳,因为这是对的,李酌一生的名声至此,证据再多都不够,总会有人为他站出来,质疑事情的真伪、质疑这是不是一场为了革除旧党的弄权之术。
李酌又道:“你不问问我为什么吗?”
董灵鹫终于抬头,看着这张充满慈爱、温润祥和的脸:“为什么……世伯,您不是跟我们从同一个时候过来的吗?”
冰冷的落棋声停了。
李酌道:“你是说,那个财政贫乏、民生凋敝的时候么。
”
时值此刻,董灵鹫仍是从他的神情中看不出丝毫愤怒、或者懊悔。
李酌道:“有些人就是共苦可以,同甘却难。
老臣如是,先帝也如是。
我也以为我珍惜自己的一世贤名,可那时候是无处可贪、无利可图,凄风苦雨地过了一段艰难岁月,熬过先帝在位的十几年,我才知道,原来只要我动动手指,就有这么多的金银流泄进我手中”
董灵鹫闭上眼,深深地吸了一口气,而后道:“我以为您会知道、会明白……”
“我明白。
”李酌道,“可有些人的清高品格,是培养出来的。
有些人则是被逼出来的。
臣在朝时,只要稍稍享用富贵,就会被御史私下议论,稍稍放纵私欲,就会被学生登门进谏,我是被架在那个位置上的,是被捧着、要求着站得那么高的。
”
董灵鹫摩挲着发冷的棋子,一言不发。
李酌又笑道:“如果有得选,老臣希望跟先圣人一样,在熙宁故年时便病死,尚可保全一生清名。
”
而不是让他意识到自己其实没有那么伟大的事实。
“周公恐惧流言日,王莽谦恭未篡时……向使当初身便死,一生真伪复谁知。
”董灵鹫低声吟了句诗,只觉得万分荒唐。
李酌道:“太后娘娘。
”
他突然恭谨,抬手向董灵鹫行礼,而后道:“老臣最后只有一愿相请。
请娘娘处死臣之前,让一概罪状、证据、供词,交由皇帝整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