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11章

首页
    进行了分工。

     火调的工作烦琐,火因往往隐藏在微末的线索中。

    根据走访事故当事人以及目击者,再结合现场残留的线索,这辆大巴车是被车轮打滑的重型货车碾压到了路边的商铺。

    初步鉴定大火系大巴车油箱因碰撞破损致柴油泄漏所致,好在当夜下着雨,未有明显的高温火源,给了消防救援人员抢救被困生命的时机。

    只不过,最终柴油被引燃继而引发大火,将车厢内还未来得及逃离的乘客的生命永远地留在了火场中。

     现场已经拍照留存,上午已经将现场残留的炭化物用编织袋装好,清洗筛选,艰难地寻找了一番熔珠,以便借此判断形成于火前还是火后,辅助鉴定火因。

    通过初步判断,找寻到的应属于继发性短路熔珠。

    具体如何,样本还需带回实验室进行进一步的检测。

     然而,根据这一线索,便可以初步判断大巴车起火并非是因为发动机舱内电线电器因碰撞损坏致使短路产生火花进而引燃泄漏的柴油。

     而这,也给此次火调增加了难度。

     如今,他们需要做的便是查找出真正的火因,是意外还是人为,给这一次的火调案做一个定性。

     “说起来,这大巴车上的监控视频呢?”利用监控,是火调的又一辅助方式。

    只不过周从戎也是今天才刚被调过来,上午只顾着现场废墟的调查工作,一时之间没顾得上其他的。

     “警方去跟大巴车所属的南安集团联系了,我们领导也亲自去了,人家推说当时车上的监控出现问题没有运转。

    ”提起这个,陈潜就来气,“这么不配合,指不定当时车上真的发生了什么了不得的大事。

    见对他们集团不利,就故意隐匿了视频。

    ” 这种事情,算不得什么稀罕事。

    乘客生命和集团利益搁在一块儿,总有人会为了一些利益罔顾事实铤而走险。

     “行了,这些交给警方,总有让他们吐出真相的时候。

    ”周从戎踏步走上大巴车残骸,继续开始了从废墟中找寻真相的旅程。

     因着当时消防灭火及时,大巴车烧毁得不算充分,车身框架尚算完整。

     一行三人也不磨蹭,投入工作中。

     也不知过了多久,沈小芮突然开口:“我一直想问来着,你们没觉得空气中的味道有些不对劲吗?”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章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