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姑息,夏大人,此事交给你来办。
”
随着他一声令下,身着绯袍的夏文宣出列领旨,朝野鸦雀无声。
明熙帝没有从大理寺和刑部挑选官员重审此案,代表他心里已经怀疑胡善泓的案子有蹊跷了,夏文宣是不折不扣的皇帝心腹,与王启恒和颜之介都没有往来。
下朝之后,陈恕还要去东宫给太子讲学,今日太子被明熙帝叫去了御书房,应该是想借胡善泓的案子考察一下亲儿子,陈恕先行回东宫。
行走在身着各色袍服的官员中,陈恕步伐缓慢,思索着这难道就是谢沅的厚礼?
他们的确可以趁此机会,搅乱浑水。
陈恕确实在等这样一个时机,只不过在没有搞明白谢沅的下一步动作之前,他并不打算插手。
不过适当的推波助澜是可以的。
说起那位胡善泷,陈恕并不陌生,父亲当初能当上扬州通判,就是捡了他的漏。
陈恕当即决定给父亲手书一封,当年胡善泷的事一定还有一些细节是可以拿来做文章的,譬如他不过是个六品通判,怎么有能耐拿到当年的考题?背后之人又是谁?
到了东宫,才读完一页书,外面传来了内侍的声音,原来是太后的人来给太子妃送补品。
不过往常太子妃在后殿歇息,都是太子出面谢礼,今日太子还没有归来,于是太子妃便亲自前来谢恩。
这位据说不受太子宠爱的太子妃年纪瞧着不大,但行事十分稳重,看得出此前的确受了惊,脸色不算太好,跟在她身后的宫人十分小心,生怕伤了孩子,太子妃也很谨慎,动作不大地谢过礼物,又奉上一卷佛经。
“太后娘娘慈爱,数次降恩,这是本宫为太后娘娘抄的经书,望太后娘娘身体安康,万事遂意。
”太子妃脸上是恰到好处的笑容,内侍毕恭毕敬地收下佛经,一脸笑意地离开了。
陈恕在一旁看着这一幕,心道太子妃与王侧妃相比,完全是两种类型的女子。
太子妃端庄持重,俨然是精心教养出的淑女,将门出身的她反倒比王侧妃更明事理。
“陈大人。
”陈恕正垂眸细思,忽听太子妃开口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