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姜贞起身时,陈恕已经出去做事了,给她留了粥温在炉子上,红杏进来伺候她梳洗,笑着道:“姑爷一早就出去了,说是有屋子建好了去看看,吩咐我们不用叫醒您。
”。
姜贞点点头,把玩着一束乌发,心里却在回忆昨日陈恕的话。
如果这样说的话,陈恕应该是不会在意重生一事。
姜贞稍稍放下心,或许等日后时机合适,她会向他坦白前世的经历。
她希望夫妻之间是没有隐瞒的。
播种的事已经暂时告一段落,闲下来之后,姜贞也有空去做些针线。
幼时她的针线就不好,倒不是她的手不灵巧,而是她静不下心,长大了也没好到哪里去,陈恕的荷包中衣,都是绣娘做的,姜贞最多就给他打个络子。
不过到了这里,一切都要俭省,衣服磨破了也只能缝补,红杏忙不过来时,姜贞也只能学着自己动手。
虽说如今也称不上手艺好,但至少不是歪歪扭扭的蜈蚣纹路了。
她如今正在缝的是陈恕的一件外衣,下摆被钉子划破了,他一向节俭,又不想她劳累,都是能忍就忍,但姜贞昨日实在看不过来,让脱下来帮他缝补。
过了小半个时辰才算补好,姜贞放下针线,动了动僵硬的脖颈,起身往外走去。
屋外也很是热闹,红药忙着做饭,石砌的灶台上支着一口大锅,红药熟练地翻炒着菜,夏天时他们种的萝卜已经能吃了,经过几场秋霜之后,萝卜变得脆甜,怎么做都好吃。
对于百姓们来说,这是收获的第一批作物,滋味格外不同。
姜贞一走出去,就有数人笑着同她打招呼,有的百姓奔上前,请教她一些农事,姜贞驻足同他说了起来。
陈恕忙完了也正好回来,看见她在同旁人说话,便默不出声地站到了一旁。
听着姜贞侃侃而谈,陈恕勾起了唇角。
比起在盛京时,如今的贞贞的确疏朗太多。
姜贞说完话,才发现了陈恕,扬起一抹笑,走上前问道:“屋子建的怎么样了?”
陈恕轻轻颔首,“有几处已经差不多了,等桐油干了就能住人。
”
如今农田里的活渐渐少了,又从外面来了许多投奔他们的难民,人手多了,速度也就快起来了。
陈恕预计能在下个月初雪来临之前,让人们住进新屋子里去。
“今日我去看过,匠人多用榫卯连接木材,顶上加以斗拱,比寻常的砖瓦房屋还要稳固许多。
”陈恕感慨着寨民们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