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228章

首页
    “移风易俗……”答者本是提携者的喉舌,听秦妙观问到着,已是两股站战,冷汗倒流。

     出列里品阶最高的蓝袍官想到了对答之策,抬头道:“陛下,律法上未说要将其家产充公,唐大人裂地分人,未免太过。

    ” 秦妙观笑了,微露齿尖,像是听到了天大的笑话。

     “杀一婴者,杖七十,徒一岁半。

    那带起弃婴之风者,捐资修缮弃婴塔者,该不该重罚?” “陛下,涉案者残杀的婴儿颇多,照例也该交由三司会审,得了京中的指示再办结,唐大人当日便处置了,实在是不合章法。

    ” 礼法上辩驳不过,他们便扯起了章程,处处挑刺。

     “朕御命要经三司吗?” 众臣头更低了。

     秦妙观挥动袍袖,拂下参奏唐笙的折子。

     奏折纷纷扬扬,沿着丹墀下落,砸歪了官员的乌纱帽。

     “前朝盛行残杀婴孩之风,三省女男不调,以至于有官员上奏,要官府给男丁婚配。

    ” 她背出了卷轴中的句子:“十人之中,八无家室,生育鲜寡,民物稀少。

    ” “略卖女子,□□民女者不计其数。

    这一切的一切,根源在何处” “而今辽东人丁鲜少,此人还做出如此残暴之事,违逆《大齐疏律》同新政,就是凌迟也不解朕心头之恨!” “你们参唐笙,是不是也要将大齐也变作前朝,弄得民物稀少?” 风宪官叩头,叠声说道:“臣等不敢!臣等绝无此意!” 辽东士绅与朝臣瓜葛着,每年吃的供养以万两白银计。

    绛袍绯袍的压着他们这些蓝袍青袍的,他们这些曾经受过上边带挈,被迫沦为喉舌,在不知晓全貌的情况下上了折子,被他们坑惨了。

     风宪官如今是有苦说不出,只能不停磕头,期盼皇帝宽恕。

     良久,秦妙观的视线掠过前排袍色渐深的官员:“这朝中,屈居人下的身不由己,朕知晓。

    念在你们是初犯,不予追究,回去将《大齐疏律》抄三遍。

    ” 她这话敲打了与辽东与牵连的朝臣,也暗示了她知道内情,为他们埋下了内斗的导火索。

     消息传到辽东,乡绅出代表,连夜赶往海陵王的落脚处。

     起初海陵王称病不见,后来藏在干净粪车里的金银一箱一箱卸下,海陵王终于选了个隐秘的时辰见了他们。

     扮作郎中的乡绅将药箱搁在他的病榻边,说是奇药。

    海陵王揭开,瞧见了分拣好的东珠和层叠的银票。

     角落处还躺着两个制作精妙的鼻烟壶。

    海陵王抚了抚,阖上盖,笑着道:“前几日病着,这几日才见好。

    ” 他动了动手指,示意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页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