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县令办案不行。
在小道上钻营颇有心得,一下子就懂了。
于是在秦驰起程回京当日。
城外无数百姓来相送,还有个代表送上了万民伞,此外有一道歌颂明成帝的歌谣出来,当中有一两句还提到了秦驰,大意就是称赞明成帝知人善任,派了清官大老爷来赈灾。
百姓写给明成帝的感恩信,是用长长的帛来书写。
这个当然是杨县令背后差人去办的。
签名却是实打实的。
一个户主签名可以领一斤粮食,谁不乐意去签个名?不懂写字的盖个手印也行。
秦驰站在马车上,挥手跟身后的百姓道别。
“公子,这百姓们真热情。
”老霍乐呵呵地说道,“让我都舍不得走了。
”
秦八笑道:“人家盼公子不走,又不是盼着你不走,省省吧你。
”
秦驰低头钻入了车厢。
驾车的依旧是老李头。
离京这么多人,回去也差不多。
但身后的车队却是空的,物资已经没有了,速度上比起来的时候快多了。
其实说是差不多,是因为护送的人中,多了一支锦衣卫。
若没有这队锦衣卫,相当于明成帝在身边放了耳目,秦驰要将杨县令背后的杨家拉下水,也不用在这里多浪费了半月。
既要做到顺理成章,又不留痕迹和把柄,可不就要费时费力?
锦衣卫的任务是保护秦驰,虽说让秦驰行事略有不便,胜在锦衣卫不干预他赈灾的决策。
对于此行来说,还是利大于弊。
秦驰借着锦衣卫的赫赫威名,让当地的官员一个个对他毕恭毕敬,指派的任务完成得又快又好。
没了拖后腿的,赈灾的事谊格外的顺利。
连带归途有锦衣卫开路。
一路上顺风顺水,连点小老鼠都没有。
天黑了。
一行人在驿站落脚。
秦驰忽而收到京师的信息,说是宋锦得知他病危,惊得胎儿不稳要寻大夫,这可把秦驰急上火,连夜叫人起程归京。
“秦大人这是怎么啦?”
陈千户刚睡下又被人叫醒,以为秦驰出事,赶来却见到秦驰的随从在收拾行囊。
秦驰安静伫站在屋檐下,仰望着京师的方向,语带歉意道:“抱歉,打扰到陈千户歇息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