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241章

首页
    祖上出过数代御医,只是宋氏习惯了低调,很少人知道罢了,在教养子女上面,可不是寻常商户可比,但精心教养的也只有嫡出的子女。

     然而秦老头不知道,他这安慰还不如不安慰,更像是针似的扎到了秦明松心里。

     让秦明松对秦驰的嫉妒更深。

     按照年纪来订亲,宋锦本该嫁给他。

     想到宋锦嫁给秦驰后,秦驰的种种变化,尚且不足一年的时间,便有了娇妻和儿女,还中了小三元。

     果真是有旺夫之相。

     相比于他娶了宋绣,这好事没有多少,反倒是一件接一件的麻烦事。

     “爹,若我今年不中举,家里真的不会再供我求学吗?” 秦明松最关注这点。

     秦老头微浊的老目微眯,“不会。

    ” 见到秦明松脸色变了。

     秦老头安静了片刻又道:“大郎今年十七中了秀才,没花家里的钱,每年还能得朝廷的补贴,四儿不觉得愧疚吗?” 这话换个人来说,几乎是把秦明松的脸扔到了地上踩! 偏生这话是秦老头说的。

     秦明松心里再憋屈也只能忍。

     两相对比之下,他输了! 因为秀才和秀才之间也是有区别的。

     成绩最好的秀才,朝廷称之为禀生,到书院进学的话每月会提供廪馔或学粮,而且每年还会有四两到六两的银子补贴。

    秦驰中了“小三元”,成绩优异,少说能领六两银子一年,幸运的话还有机会成为“贡生”,拿到入国子监的名额。

     作为禀生还会有一些额外的收入。

     好比替考生担保,就是一份体面又稳定的进项。

     秦明松当年考中秀才排名虽然靠前,却并非禀生。

     不得不说秦驰中了秀才,让秦明松在家里的地位大不如前,连在秦老头心里也减少了些许的分量。

     只能说这对比着实太过强烈。

     不说家里其他人怎么想。

     秦老头自己琢磨着也不是个滋味。

     他举全家之力供养小儿子读书十余年,还不如李氏一人养的来得优秀。

     果然娶个好媳妇很重要。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章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