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他们分了图纸:“有任何疑问和问题,都请及时与我交流。
”
原定两点半的会议。
才两点钟,会议室里已经坐满了一圈埋头看图纸的高工。
林巧枝又一次面对同样的情况。
可这次,她却没有上一次的忐忑不安,连呼吸都紧张得屏住。
可能是有经验,心态得到磨练。
或许是又完成一件其它地方所有人都完成不了的事,这种难以言喻的成就感,是极其增长信心的。
沉默的时间很长。
等了差不多快一个多小时,才有人陆续发声。
也不是说“没问题”之类,而是对自己疑惑的部分、发出质疑。
林巧枝摆事实、讲技术,拿数据,逐一和他们辩论。
之前20吨重模具那个,基础图纸还是别人的,她只是负责设计分体方案,但今天这份拖拉机图纸,可每一个零件都是她一笔一笔画出来的。
她心里有数。
偶尔一两个觉得对方说的还挺有道理的问题,林巧枝直接就拿绘图纸和铅笔:“稍等我一会儿,十分钟。
”
当场就给改好了。
“这样是不是更好了?”
这场讨论会从下午一直开到晚上七八点。
整整一个星期,隔一两天就开,每次都讨论不同的问题。
从各个角度,全方位的讨论这套拖拉机的可行性。
会议室里,大家穿得都朴素,可眼睛里都是热忱,没有人喊苦喊累,投入讨论都非常积极。
直到这天,会议室里终于没了声音。
并不是百分百确认这个全新的、几乎引领世界水平的拖拉机没有问题。
只能说,在他们目前的技术能力范围内,已经竭尽全力了,看不出什么漏洞。
在所有高工表态过后。
林巧枝宣布:“红旗厂内部评议会通过。
”
逐渐响起掌声,并不热烈,却代表着认可。
她又看向温东鸣。
温东鸣深吸一口气站起来:“我去申请立项。
”
他也是好几天都没睡好,眼下有一圈黑,但精神却又很健硕。
这是机遇,也是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