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218章

首页
    林巧枝目光落在上面,认真的看起来。

     周围的人也重新恢复了讨论。

     没有结婚的年轻人哀怨:“结了婚的算20分,要不最近媒婆抢手呢,现在找对象比之前可难多了。

    ” 有家有室的,拿出经验:“别光看媒婆抢手,你也不想想,听说红旗厂分房,全江城多少好姑娘、好小伙想和咱红旗厂的职工来一段革命友谊,然后组成家庭的?” “赵哥,你又结婚,又有两孩子,还有八年的工龄,20分、10分、16分,这一下就拿了四十六分,可算赶上好时候了!!”有年轻人酸溜溜的说,觉着这是站着说话不腰疼。

     周围又是一阵哄笑的议论。

     “这多正常啊,哪个厂不是这样分房子的?总不能让结了婚还带着几个娃的人,再继续住宿舍吧?” “拖家带口的,挤家里也挤不下了,就厂校那个张大爷,总在传达室睡,还不是家里只有那两间房,足足住了九口人,你说说哪里住得下!” “就是就是。

    ” “这工龄一年算两分也不多,总不能让辛辛苦苦在厂里干了一辈子的老员工,连个落脚的地方都没有吧?那才是丧良心,糟糕咧。

    ”这是工龄长的职工。

     大家讨论的最多的,就是整个文件最上面的几条,因为几乎对每个人来说,都是这几条占据最大块的分值。

     结婚的,20分。

     一个娃,5分。

     工龄,一年2分。

     随便算算,但凡一个有家有室,家里有孩子的,这个基础分就差不了。

     这也是人之常情了。

     总不能把房子全分给刚刚入厂没多久的单身小青年,然后让拖家带口的老职工干瞪眼吧? 那就乱套了! 所以对很多年轻人来说,想要争取这次的分房名额,最快的办法就是结个婚,再生个孩子。

     工龄、级别、职称、劳动模范这些,可没有这么容易追赶上来! 对职工们来说,这样清晰的、公开的、所有人有目共睹的分房规则,不仅公平,也是非常激励人心的。

     会让人非常有奔头,至少未来三年里,什么车间劳动模范,技能大赛的排名和荣誉,都会是所有人积极追求、奋力拼搏的东西。

     “还是咱们红旗厂好,这些条条框框都给的明白,不像是之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页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