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梁探伤。
确认这根需要承担巨大力量的横梁,没有隐蔽的裂纹、砂眼、杂质等问题。
林巧枝则和程梁几人在观测台,仔仔细细核对后续步骤。
终于等到了结果,“探伤完毕。
”
“没有问题。
”
好消息从下面传来。
这让观测台上几人都精神一震。
接下来就是安装横梁了,需要精准的将横梁插在立柱上。
“慢起”
指挥的声音从观测台传向行车操作室,在齿轮咔哒咔哒转动的声音里,钢索带着巨大的横梁缓缓抬升。
却在对准立柱设计的定位销后,怎么也无法卡进去。
“行车向左试试!”
“高了一点,往下。
”
……
行车操作室里操作的工人,也是绝对手艺精湛的老师傅了,十年如一日深耕此道,操作像是钢铁巨龙一样的庞然大物,依旧可以控制到头发丝一样的分毫。
在观测台不断调整的声音逐渐带上点急躁后,行车操作室的老师傅也不耐:“到底怎么调,你给个准话!”
仔细盯着定位销的林巧枝,回头轻轻压了下喇叭头,低声:“齐工,不是行车精准度的问题。
”
“可我们测试过,尺寸是合得上的!”齐工表情略微难看,又压住心里火在滚的焦躁,“林工你看出什么问题了?”
“昨天晚上下雪了。
”林巧枝从观测台下看着眼前的情况,“立柱在地上,我怀疑温度导致冷缩了。
”
把横梁缓缓放回地面,林巧枝一行人三步并作两步冲下观测台,安全帽的系带在脑后啪啪作响。
林巧枝拿标尺去测量:“差了半毫米!”
她眉头顿时皱紧,从工装前胸口袋里掏出笔和本子,翻开一页,在上面列公式演算。
程梁几个高工也面色凝重,拿出纸笔飞快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