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吨重的模具由中国运输,这会儿到了上海。
很快,解放牌重载卡车要驶上货轮,带着“中国制造”标志,驶向海外。
但在组织的安排下,比原定上货轮时间早到了三天。
这三天。
20吨重的大型模具,亮相于上海国际展会。
闻讯而来的制造业同行,各地暗暗关注已久的各大国营厂,国际友人,采购外商……都在了这套堪称惊艳的“工艺品”前驻足,细细打量。
这三天时间里,这套大型模具前比肩接踵。
许多人在这套模具前,一站就是很久。
上海江南造船厂,也在其中。
“红旗厂真的只有10吨的天车?”
“当然了!”
“红旗厂这也太夸张了,怎么做成这样的?”
“还别说,我还真想学习一下,红旗厂的联系方式你们谁有?”
如果说之前流露出来的消息,只被大家暗暗关注,偶尔交流是当做谈资,眼前这个完成的20吨大型模具,就让林巧枝这个名字,一下圈里变得滚烫起来。
这年头,造什么都难,还没有几个心里念念不忘的大家伙?
想造,又缺经验又缺工具又缺人手,更别说大型的模具就更依赖设备和经验了,任何一次尝试的风险和损失都是巨大的。
即使如此,也从来按捺不住各地工业人那颗蠢蠢欲动想造大家伙的心。
发展和对强大的渴望,早就在百年国耻中,深深刻进所有国人骨子里了。
不出意外的,红旗厂的专用电话响了起来。
“温厂长,我们那个万吨水压机是国家投了大资源,下力气下决心想搞的,想找红旗厂取取经啊,要是能替我们解决这个麻烦,可真是太感谢了。
”有理有据还有情怀的请求顺着电话传了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