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169章

首页
    然已经成为学习的范例。

     她们被拿到课堂上讲。

     她们被拿到教学时做激励。

     她们一个个都在乡下站稳了脚跟,成了十里八乡最能耐的“师傅” 尤其是在红旗厂印刷的新书风靡时,她们也不怯,而是大大方方的拿着书,骄傲自豪地做介绍:“这就是养育我,培养我的地方,我就是这书里写的红旗厂厂子弟!” 她们目光坚定地与众人对视,“哪个生产大队的拖拉机出现了书里的问题,都可以来找我修。

    ” 《红旗牌拖拉机…》这本书的大卖,不仅没有影响她们已经稳固的地位,反而让她们的名声在十里八乡更上一层楼。

     一看就会,毕竟还是略带夸张的赞美。

     写书的林巧枝本人,当初也是在厂校学习过维修拖拉机柴油机的。

     可能有三成左右的小问题,或者比较好修的,看完书就可以自己解决,剩下的七成一看也能懂,但真拆开修,心里还是发憷没底。

     毕竟一看就会,一做就废的事可不少。

     下田插秧看着简单吧?城里来的知青娃娃还不是做得毛手毛脚,看着着急! 红旗厂采购了教材,发给要出发的知青,对他们说:“红旗子弟,走到哪儿都挺直腰杆!” 可以预见,等到加印的一批新书售卖,印有徽章照片和这些红旗子弟介绍的书传遍大江南北,红旗厂的知青会多么抢手!成为香饽饽!! 厂里不少人都知道这个培训班的来历。

     随着一批批知青下乡,越是清楚地知道下乡知青的苦和难之后,就对孟主任和林巧枝心里越是感激。

     若非她们的推动,他们这些知青下乡,哪里会有这么镇定和自信? 怕是和有些人家一样,慌得一团,哭腔连天了。

     “巧枝,这是李婶托我给你带的卤猪头肉。

    ” “巧枝,这是王梅梅给你织的围巾,我给你放椅子上了。

    ” …… 林巧枝每每回到宿舍,都能听到几个舍友转达的礼物,她无奈:“我不是说了不收吗?” 朱秀把一铝饭盒的猪头肉塞到她怀里:“就是因为你不收,所以才拐弯抹角非要拜托我们转交啊!这是食堂的铝饭盒,吃完还食堂就可以了。

    ”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章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