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166章

首页
    全让人服气。

     以十七岁年龄主持完成这样的大项目,并且从头到尾都不放松一丝一毫的要求,这样的心气,这样的能力,青年一辈无人能及。

     国外客商派来的验收技术人员,也很快到了。

     技术人员拿着技术手册,一项一项熟练地检查各个参数,他一声不吭,只拿着仪器测量,在验收手册上做记录…… 等第一遍检查完了。

     对方又换人检查第二遍。

     测量参数没有出现任何问题,直到全部验收完成外商代表才放下工具和仪器,用硬邦邦的拗口中文说:“不可思议。

    ” 又通过翻译:“你们的合模组装是直接在这辆重载卡车上完成的?” 他的语气仍有些匪夷所思和不敢置信。

     对方显然是懂技术的,指着那台天车向林巧枝示意。

     林巧枝点头:“是的,我们的分体模具制作完成后,直接在重载卡车上组装成型。

    ” “这简直难以想象,这意味着你们没有什么调整的机会,只能一次成功。

    ”外商技术代表的胸口深吸了一口气。

     林巧枝黑亮的眼眸里笑出自豪:“我们江城有句老话,过河看深浅,走路看高低。

    这套模具的合体环节,每一个步骤,每一个定点,我都了然于心,并不需反复调整。

    ” 对方只感慨:“这样的精神我只在中国见到。

    ” 尤其是,他默默看向面前年轻自信的面庞,完成这个惊人项目的中国技术人员,还如此年轻。

     这是个年轻的、充满生命力的国家。

     血液里都喷涌着热情。

     他伸手同林巧枝握手:“等回去,我一定会告诉同行,中国有令人惊叹的精湛技艺,也拥有制造出大型模具的能力。

    ” “感谢您的真诚赞美。

    ” 林巧枝顺势提出,希望在模具的外立面,用钢印刻下“中国制造”的印记。

     “我保证,这绝对不会对模具的生产质量有丝毫影响。

    ” 她临时起意提出的这个要求,温东鸣等人都一时怔愣,但很快就反应过来,都积极打配合与外商代表商议起来。

     所幸,这是运回去自己生产线用的大型模具,而不是需要出售的商品,故而商议起来并不麻烦。

     “你亲自来吧。

    ”路工将刀头亲自递到林巧枝手上,让开了位置,看向她的眼神都有些难言的欣慰。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章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