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158章

首页
    如此一来,滚球上就有四个线圈,两两垂直、两两平行。

     林巧枝也不着急,钳工是个慢活,比赛计时也只是不超时就行,快一点慢一点是不影响成绩的。

     球面就是这点麻烦。

     划线也只能确定剖面,一旦开始削切,剩下的部分就只能靠感觉了。

     林巧枝对着黄铜滚球开始操作,进行粗加工。

     许观平就在她旁边,脑海里算着黄铜块的长宽高,拿不准在球体材料中的定位深度,想左右看看大家的操作。

     一抬头就看到林巧枝的操作。

     一时顾不上自己手里拿工具脏,抬手用手背揉了下眼睛。

     “滴老天,巧枝你这是坐火箭了吧!!” 许观平看到林巧枝已经粗加工出“小杠铃”的大体形状,并且肉眼看着深度把握应该是准确的,人都有点麻了。

     林巧枝做完手上这一步,才抬头看他。

     倒是没受什么影响,毕竟车间里各种钢铁加工的铿击声也很多,做惯了钳工的人是不会轻易被外界声音打扰的。

     “怎么了?” “你怎么做得这么快的?”许观平不可思议。

     “是吗?”林巧枝疑惑的看看手上,她明明是仔细慢慢做的,又去看看他桌上,发现他还在做深度定位。

     许观平觉得这有点不讲理。

     难道不是他一直在专注于技术的提升,而林巧枝跑去做问题攻坚,研究痛点难点了吗? 他有点胸口发闷发酸,还是笑着说:“你这进步速度快的,都有点不讲理了。

    ”滚球形状这么考验人的经验和技术,尤其是空间感和三维立体感知。

     林巧枝再看看周围人的进度,也忽然意识到,自己的慢慢做,好像也依旧很超前了。

     她逼着自己咬紧牙关啃下来的20吨重大型模具图纸和方案,里面的复杂设计细节,复杂的图纸,在设计和推动落地过程中,不断在脑子里构建、移动、变幻、拆分、合体…… 这一切都不是白用功。

     全都刻入了她的骨子里。

     闯过了那样的难关,再来看这种圆球里镶嵌两个黄铜块的比赛题目。

     就好像跑过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页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