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工作安排,询问工件进度,抽查工作记录。
过程中经常提问。
还会随机去和组内任何一个一线工人交流,验证对比情况。
“你们班组这个件的工期慢了两天。
”王柏强皱眉,目光直视对方组长,“什么原因导致的?”
林巧枝偷偷吸了口气,替人捏了把汗,两天可不少了,十几个小时的工期呢。
人的原因?技术的原因?态度的原因?工具损坏意外的原因?
“我们组徐三振天热吃坏肚子了,拉得厉害,干不了活,修养了两天。
”
“在哪吃坏的,食堂还是家里?”
“这……应该,是家里?”
……
她旁观者王柏强一再追问。
看他一定要得到一个明确的答案。
看他寻根究底。
看他让这个班组的组长给出解决方案。
如果解决方案他不满意。
他还会提出质疑。
最后这组长连抹额头上的汗水,保证下班去关怀探望,去厂办医院问清楚身体状况,如果徐三振状态受影响,一定准备好应急备用方案。
林巧枝不敢作声,集中注意力学习。
要不然下一个这么惨的,就是她了!
……
王柏强一边布置工作,一边手把手教林巧枝。
“这部分交给乔工组,天车用得多,他们组这方面经验比较足。
”
“这几个斜抽、齿条抽的抽芯部分教给翁工组,他们组钳工年龄大,心态稳,但是得注意抽查工作记录本,有时候就爱仗着自己有经验,略过规范步骤。
”
林巧枝连连点头。
跟着王柏强,一点点学着怎么把方案和图纸安排下去,怎么一点点处理车间问题,督促落实细节,她觉得还蛮新奇的。
感觉理论被一双巨手用力拉扯,从纸面破出,跃进现实。
她觉得新奇。
宁珍珠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