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125章

首页
    特种钢材依赖进口。

     “这20吨重模具的钢材成本,我们预估应该在4-6万元人民币。

    工期预估3-6个月,多道精密加工需要用到我们钳工、车工、铣工等技术工人,再加上设备折旧,这部分成本约在1-2万元左右。

    ” “外商给出的预算,是10万元人民币。

    ” 林巧枝听得眼皮一跳。

     如果一切顺利,岂不是可以挣2-5万元人民币? 她现在一个月才拿38块。

     这都还算好的了。

     现在人均工资二三十,而这一单做成了,挣几万块! 换成外汇,又能松解多少钳制,带来多少助力? 一屋子人都安静下来,只能听到彼此渐重的呼吸声、和怦怦直跳的心脏。

     胡主管等了一会儿,任由情绪发酵,才道:“价格方面,我们商务部的同志或许还能再稍微提一提,下午我们同志获得信息,在国际上,价格是更高的。

    ” 他话音一转:“但是失败的风险,我们也不得不考虑,一旦失败,我们的损失也是不小的,同样是几万块。

    ” 还有我们中国工业的名声,这就是未尽之言了。

     新中国至今还从未出口过大型工业模具,这第一件,能不能在国际市场立住脚跟,打开市场,也看它了。

     这给激动蒙上一层阴影。

     谁承担得起这样大的压力? 谁能担? 谁敢担? 谁愿意担? 对组织来说,当然更愿意相信主动提出解决办法的红旗农械厂。

     但对红旗厂来说,这无疑也是一次挑战。

     这时候的红旗农械厂,是南方龙头,刚刚完成新型拖拉机的研发,获得国家的褒奖,在人民群众心中,也是非常值得称赞的存在。

     等新型号拖拉机面向市场开放,这个好名声显然还会更上一层楼。

     出头挑大梁,如果不能很好的完成,影响肯定是有的。

     这是拿他们已经拥有的荣誉去冒险。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章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