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入厂
见王柏强看过来。
翁工良也开诚布公地把他们找路工的事说了。
按照一般路线。
学校的学生们,到了三年级,就会陆续有一些实践课,在这个过程中,会进入厂区各个车间,实际了解整个红旗厂的运作。
也给学生们机会,去了解那些不参与学校工作的高工。
这是一个相互挑选的过程。
但是呢,林巧枝比较特殊。
她提前在一年级就毕业了,略去了这个过程,在大家看来这是什么?相当于被王柏强半路截胡了!
翁工良把这些话说清楚,然后继续说:“柏强啊,咱们都是搞技术的,有时候眼界还是要开阔一些,你说林巧枝,她这个进步速度和天赋,如果专心走高精模具的路子,是很有可能给国家带来惊喜的。
”
“七八年前,上头从城东仪器仪表厂调走的那个七级青工你还记得吧?我们建国时军工几乎是白手起家,当年都被打空了,要什么都没有,国家是需要这方面人才的,那些保密项目有多重要也不必我多说,”
“林巧枝今年才十六岁,才只练习了一年,就可以把铁牛55发动机侧盖板模具做到一等品的水平,她为这个也明显付出了很多时间和努力。
让她跟着你去研究拖拉机,实在是浪费这份天赋。
”
翁工良说完,还是笑着平和说:“当然,你毕竟先和林巧枝、路工都通过气,还是要看你的意思。
”
听了这番话,王柏强直接就有点脑袋发懵了,翁工良这话,嘴上说看他的意思,但话里话外哪里有看他意思的想法?
翁工良比较特殊,他年龄也比较大,其实算是和路工一辈的人,是路工来红旗厂之前就在厂里的钳工,跟上了厂里发展的步伐,如今也是五级工了。
这会儿差点辈儿、差点资历的都不敢讲话。
王柏强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