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269章

首页
    到一边,换了新纸,略一思索,下笔道: “至化之基,宽仁为要。

     古者,象以典刑而天下治; 今者,刑琐苛察而奸不绝。

     政烦网密,非所以笃文德而兴教化者也。

     前奉朝请杜乾光,辞虽狂狷,旨意偏激, 然推其萌念之始,亦本于学问而已。

     尊经贵学,王教之本;明博通识,宜在儒林。

     今赦其罪愆,补国子博土之任......” ...... 廷尉府诏狱,一道铁栅隔开父子。

     子在牢外,跪在地上,痛哭流涕;父在牢内,盘腿坐着,撕咬着肥鸡腿,吃得正香。

     父嚼着鸡肉道:“你哭什么啊!我这还没死呢......” 一说“死”字,子哭得更厉害了。

     父没好气地敲了敲铁栅:“快没时间了,赶紧说正事儿,我让你背的背下来了吗?”?? 子抽泣:“背......背下来了。

    ” 父高兴:“背给我听!” 子忍泪,诵道:“冬至,日在牵牛,影长一丈三尺。

    夏至,日在东井,影长尺有五寸。

    鲁僖公......五年正月......壬子朔旦.....为冬至。

    日至之影,尺有五寸,谓之地中,天地之所合也,四时之所交也,风雨之所会也,阴阳之所和也......” 父听得摇头晃脑,如饮美酒。

     子死死地攥着衣角,撑着一口气,继续背诵下去: “故日立八尺竿于中庭,日中度其日晷。

    冬至之日,日在牵牛之初,晷长丈三尺三寸......” “是三尺五寸!”父瞬间坐直,敲了一下铁栅。

     子背不下了,重新开始哭泣。

     父焦急地晃着狱栅: “是三尺五寸!三尺五寸!!!晷进退一寸,则日行进千里!冬至之日,日中北去周洛十三万五千里!你说三尺三,这不差远了吗?!” 子一头磕在地上,哭求道:“父亲,您就改了吧!孩儿求您了!!!” 两个月前,父撰成新书《春秋释例引序》,并以此书给弟子讲学,书中讨论到“周公测影”的问题。

     所谓测影,即是利用圭表根据日影长度的变化,来测定节气。

    老先生一番考索下来,指说如今的太常测冬至日的位置差了两度,这其实还没什么,只是学术争论。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章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