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268章

首页
    对不能以寻常标准来判断。

    谢超宗因为“往年杀韩信,今年杀彭越”十个字,便致杀身之祸。

    江谧因为一句“至尊非起疾,东宫又非才”,亦遭殒命之殃。

    以此二人的例子来看,固然可以说天子性多忌刻,但若看庾易、谢朏两人,则又见天子胸襟恢廓,气局轩豁。

     萧赜这番话,说得是意兴风发、英雄气宏,所言固然是他平日里所想所行,但也是为外物激发,是故奋然出语,壮图慷慨! 虽然这个外物是柳世隆亲手送到天子眼前的,但柳世隆还是没能猜到引得天子突然豪兴大作的真实原因。

     “陛下乃真英雄,臣不能及也!” 柳世隆下拜。

     这是他的真实想法。

    以文义论,帝不及他。

    但若论英雄气,自已拍马赶不上。

    否则不会在这个时候退隐。

     “朕要用饭了,卿陪朕一起?” “谢陛下,臣来前已经用过饭了。

    等下次再讨陛下的御餐吃。

    ” “嗯,卿回府好好筹划,有什么想法需要朕配合的,随时和朕说。

    尽最大努力,把四郎救回来。

    ” 柳世隆感动拜谢,辞别君王。

     柳世隆一走,宦官便吩咐传膳。

     天子皱眉道:“传什么膳?所有人退出去,把门关上。

    ” 宦官哪敢问原因?和众侍从一道退走,道道殿门关闭,发出一连串吱呀呀的声响,最后由沉闷的合门声作结,声音在空旷的殿内回荡。

     不一会儿,整个大殿便陷入了一片死寂。

     天子飞速抓起那篇他之前随手搁在茶几的策论,如饥似渴地读了起来: “治蛮之策,随时兴废;安邦之略,应势变通。

     有策权宜,可应仓卒之用,时移渐敝;有略深远,堪为万世之法,历久弥彰! 窃以为,自秦汉以来,治蛮多权宜之策,而无深远之略! 虽偶收一时之效,然症结未愈,沉疴不祛,故致祸端反覆,乱象旋生。

     历朝因循其弊,曾无先觉;累世沿袭斯陋,未启新思......”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章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