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王扬咚咚咚地磕了几个头,然后手忙脚乱地退出房间。
侍女一走,巴东王笑问王扬道:“若本王刚才告诉你,她是才到王府来的新人,你怎么说?”
王扬一笑,从容说道:“故人虽故昔经新,新人虽新复应故。
”
意思是故人也是从新人变过来的,而新人有一天也会变成故人。
巴东王吸了口气,看向王扬,心道:突然有点舍不得灭口了是怎么回事......
注:最后那句诗,《玉台新咏》记出自梁简文帝的《和萧侍中子显春别四首》,《艺文类聚》记为陈朝江总所作《闺怨》。
第186章巧策
王扬这次来找巴东王,一是应对刘寅的威胁,二是要排个雷。
第二点暂时按下不表,先说第一点。
既然巴东王还用着自已办绸缎,那以此请他帮个忙应付刘寅,不过分吧?
不过怎么请巴东王帮这个忙,其实是很有讲究的。
往重了,则可说刘寅借题发挥,表面上让那个都护来问柳憕的事,但不经意间,总往自已的绸缎生意上问,要让巴东王感觉,刘寅似乎是发现了什么,问王扬,是项庄舞剑,意在沛公!
这个办法看似能借刀杀人,但实在隐患极大。
巴东王本来就有可能灭口,只是现在绸缎生意还没完,暂时先用着自已。
可如果王扬玩了这么一出打草惊蛇,那说不定巴东王一急,直接终止绸缎计划,来个提前灭口,以绝后患,那王扬可就玩砸了。
要尽力避免这种情况,就容易走上“往重了”的另一个极端。
往重了,是把刘寅往绸缎生意上联系。
往轻了,则是完全不提绸缎的事。
后者看似妥当,实则有大漏洞。
因为在巴东王的眼中,王扬是不知道巴东王绸缎生意有大问题的。
所以根本不会有避讳之说。
而王扬在巴东王面前又一直是言笑随意、有利敢争的形象,现在既然有事相求,那怎么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