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231章

首页
    人不爽,王扬不愿在她面前示弱,面不改色地说道:“不是我背漏了一段,而是那段写得有错误,所以我略过不提。

    ” 萧宝月冷笑:“你指摘完古文尚书,又来指摘我的书,怎么不直接说书是假的?” “你的书?这是你写的?”王扬顿时高看了萧宝月一眼。

     这女人原来不只会阴谋诡计,史学功夫不错呀! “怎么,我不能写书?” 萧宝月微微抬起下颌,美眸中带着些许戏谑与自得,问王扬道:“是不是很佩服我?” 如果换做其他人写,那王扬会大赞一番,但既然是这女人写的...... “虽然有些错误,但总体来说,写得很不错。

    ” 王扬其实很想怼萧宝月,可他不愿昧着良心把好书批得一文不值,所以想了想,还是给出了公正的评价。

     王扬自以为评得公正,可在萧宝月听来,却十分可笑。

     一个儒生而已,居然也敢置喙自已这经世之书有错?懂蛮学吗?通史法吗?不会以为读了《春秋》、《左传》便可谈史;通了《尚书》、《公羊》,便能治国吧。

    嗯......好像不少儒生还真是这么想的。

    和那些自以为写了几篇辞藻华艳的诗赋便有能力执政安邦的才子们一样白痴。

     她轻笑一声,小勺搅动着冰碗,语气微嘲:“那就请我们‘王大才子’指点一下,我哪里写错了?” 王扬也不客气:“就拿刚才我没背的那段说吧,你那段评论说蜀中平蛮两大役,一是司马错入蜀,二是诸葛亮南征......” 萧宝月看着碗中银耳,旋转如花,嘴角微勾,如同听笑话一般,戏问道:“此言错在何处呀?” “这里没错,但后面说‘《史记》叙前事,不过十一字;《三国志》叙后事,不过《后主传》和《诸葛亮传》中几句,合计六十四字而已,简略太过。

    ’这就错了。

     除了这六十四字之外,还有《三国志·王连传》云:时南方诸郡不宾,诸葛亮将自征之。

    连谏以为:此不毛之地,疫疠之乡;不宜以一国之望,冒险而行。

    亮虑诸将才不及已,意欲必往。

     《三国志·谯周传》则有:南方远夷之地,平常无所供为,犹数反叛。

    自丞相亮南征,兵势逼之,穷乃率从。

    是后供出官赋,取以给兵,以为愁怨...... 《吕凯传》则曰:及丞相亮南征讨阉,既发在道,而闿已为高定部曲所杀。

    亮至南,上表曰......” 王扬侃侃而谈,将萧宝月所漏记之文尽皆点出,萧宝月笑容消失,抬起头,认真地看向王扬。

     连站在不远处的怜三也深深地望了王扬一眼。

     王扬还在继续:“以上记载是明确提到武侯南征的,至于杂记南蛮之事、为武侯南征张本者,也有。

    《后主传》云:‘建兴元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