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男子疑惑中又有现担忧之色:“公子联系的是......”
“放心,和你办的事不冲突。
”
男子眉间忧虑不散:“计划已定,不宜多生波折。
”
柳憕神秘一笑:“不相干,只是讲个‘文武相济’而已,不会乱你的计划。
这件事我自有安排,你不要管。
”说到儿笑容一敛,郑重道:“到时你亲自带队,看到人后远远藏起来,自已不要露脸,完事后出了庄子,直接骑快马回京。
”
“是。
还有一个人也要离荆,不然有漏洞。
”
“我知道,他先出庄,在外面等你。
你们一起走。
”
“不必等我,他出来得早,可以先走一步。
”
“周全!我敬先生一杯!”
男子正襟危坐,滴酒未沾,竖起手掌道:“此功未成,饮酒尚早。
不如事成之后,再与公子畅饮。
”
柳憕心情莫名激荡起来:“好啊!此杯权且寄下!待我回京之日,定要与先生把酒言欢!”
注:①《梁书·乐蔼传》:“乐蔼,字蔚远......还为大司马中兵参军,转署记室。
”《南史·乐预传》:“乐预,字文介......官至骠骑录事参军。
”
永明八年的大司马是豫章王(《南齐书·豫章文献王传》:“五年,进位大司马。
八年,给皂轮车。
”)骠骑将军是王敬则。
(《南齐书·王敬则传》:“七年,出为使持节、散骑常侍、都督豫州郢州之西阳司州之汝南二郡军事、征西大将军、豫州刺史,开府如故。
进号骠骑。
”)
②《南史·吴苞传》:“瓛讲《礼》,苞讲《论语》、《孝经》。
诸生朝听瓛,晚听苞也。
”南北朝时问学,常从《论语》、《孝经》二书入手,算是门径之学。
所以乐夫人说适合儿子。
不过此二书虽然基础,但却不粗浅。
属于“基础而又经典”。
就像唐诗三百首,虽幼儿亦可诵,但若以此为题专项研究,能得新见,亦足出震动学坛之成果。
所以中古关于此二书之论著盛行。
颜之推说:“自荒乱以来,诸见俘虏。
虽百世小人,知读《论语》、《孝经》者,尚为人师;虽千载冠冕,不晓书记者,莫不耕田养马。
”(《颜氏家训·勉学》)以论孝二书为例,亦从侧面反映出二书当时“基础又经典”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