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私人联合选举,比如举孝廉和秀才(地方举、中|央选);四是私人属吏推荐。
这四种类型在南朝的具体升降沉浮,背后其实反映的是人事权的争夺与价值取向的变化。
比如说孝廉、秀才本来是中央选拔人才的重要途径,也就是汉代的察举。
但世族垄断上升通道之后,自可凭门第入仕,孝秀便越发势微。
可自刘宋开始,皇权复振,孝秀又逐渐兴起,并且规范化,连孝廉都需要考试才能通过。
而皇权在人事上一有强势的迹象,土族便随之演化出对抗手段。
之前注里说过官分清浊的现象,察举也同样如此。
随着时间推移,孝秀开始被侵蚀,内部产生分化,秀才非土族不选,孝廉则多纳寒门。
至于为什么土族不垄断孝廉这个原因够一篇札记的体量了,就不细说了。
Ps我不太喜欢用定时发送的功能。
所以除了几种不得不提前定时的情况之外,余下都是手动发送,更新时间一般在9点50-10点半之间,有时候有事或者审核不过可能会晚一些。
第168章定谋
“没什么意思。
反正左右是玩,我想让他上京玩。
”
“上京?”乐湛惊诧。
“对。
京里没有我们罩着,他不敢胡来,一是可以让他收收性子,二来也能开阔眼界,三来对他的前程也有裨益。
你的两个堂弟不都在京里吗?蔚远是大司马记室(三公办公厅文秘);文介是骠骑府的录事参军(军部参议官)。
一个跟着豫章王,一个跟着王敬则,他们可都是实权派啊!(指豫章王和王敬则)让高儿和两个叔叔涨涨见识,也不是说就托付给他们了。
就是多走动的意思。
不过直接这么去,没个名头也不好。
我让我父亲给天盖先生写信,让高儿拜在他的门下,这样去京城算是游学。
”
“吴苞吴天盖?”
“对。
自刘瓛去世后,京中私学里,就属天盖先生名气最大。
我父亲和他有旧交,请他收高儿旁听,他一准答应。
”
乐湛苦笑:“让这小子去吴先生课堂听讲,这不是祸害人家嘛......”
“又不是正式弟子,挂个名说出去好听而已,怎么能说祸害呢?吴先生最喜讲《论语》、《孝经》,刚好适合高儿。
再说他是当世大儒,海内名师,说不定哪句话就让高儿开了窍,就算学无所成,也能熏陶熏陶,反正又不指着他做学问,只是说起来,算是游学而已。
怎么着也比在这儿成日里斗鸡走狗强。
”
乐湛思量了一会儿,下了决心:“好!就听夫人的!我这就让人给他收拾行李,尽快启程。
”
“不,现在不走,等到九月再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