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219章

首页
    居然还真让这假土族装出点模样来! 注:正史中只写刘寅做长史,没写他兼南郡太守。

    但《广弘明集》中收了一篇《与南郡太守刘景蕤书》,景蕤是刘寅的字。

    再加上当时州长史带郡很常见,类似于副省|长兼市|长,并且南朝时,荆州长史兼南郡太守似乎是个传统: 比如刘宋庾登之(《南史·庾登之传》:谢晦为荆州刺史,请为长史、南郡太守)、南齐萧颍胄(《南齐书·萧颖胄传》:和帝为荆州,以颖胄为冠军将军、西中郎长史、南郡太守、行荆州府州事)南梁的刘之遴、刘之亨兄弟(《南史·刘之遴传》:以代之遴为安西东湘王绎长史、南郡太守)、贺革(《南史·贺革传》:寻兼平西长史、南郡太守)、王峻(《梁书·王峻传》:出为征远将军、平西长史、南郡太守)例子太多就不都列了,所以本书中写了刘寅既为长史,又兼南郡太守。

     Ps上面史料中说的什么平西长史、西中郎长史等其实都是荆州长史的意思,因为南朝大州刺史都加镇、平、征这些将军号,而长史是军府官,所以会用军府职位来代称。

    故而《高僧传》里写一个僧人遇到刘寅说“遇见镇西长史刘景蕤”。

    镇西就是将军的名号。

    南梁时成书的《南齐书》记巴东王迁荆州刺史时加号镇军将军。

     这个“镇军将军”我怀疑是“镇西将军”的讹误。

    理由有三,一是《南齐书》另一处记萧子隆:“八年,代鱼复侯子响为使持节、都督荆雍梁宁南北秦六州、镇西将军、荆州刺史”。

    鱼复侯子响就是巴东王,萧子隆取代巴东王的官职,取代的就是镇西将军。

     二是刚封荆州刺史时一般都是镇西,比如巴东王的叔叔豫章王萧嶷当年做荆州刺史兼的就是镇西将军,镇军将军这个军号比镇西高了三阶,巴东王上来就封不合理。

    三就是南梁时成书的《高僧传》写刘寅是“镇西长史”。

     听说可以插图,我试试水。

     此图摄自中华书局1972年版《南齐书》卷十六《百官志》,巴东王的镇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页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