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190章

首页
    在这个手持折扇的少年公子身上,聚精会神,不肯漏听一字。

     “......读书之法,有攻城,有掠地。

     何谓攻城? 聚众顿于坚城之下,昼夜猛攻,寸步必争!前赴后继,唯以登城破门为念。

    破门而后巷战,巷战而后短接,必斩尽余敌、全城易帜而后可! 何谓掠地? 大军出征,先锋开路,以碾压之势,镇服四野!顽敌敢于拦路对阵者,即刻诛灭!至于小股逸逃,不足为虑。

    兵锋突进,直以囊括千里而为掠地有成! 凡用兵之术,攻城最下。

    然读书当以攻城为根基。

    人无根基不立,学无根基不成。

    若无几种典籍以攻城法读通读透,则读书再多,学问不过是浮萍而已。

     几种典籍中,必有者三。

     一为目录之学。

     目录学乃问学门径,门径不窥,何以致远?读《孟子》者不知注者几家,谈《庄子》却不晓版本之异,言魏晋史学则于当时诸史皆尽懵然,只倚一《三国志》为至宝,此于学问之道,乃一叶障目,最是险事。

     二为训诂之学。

     训者,通也。

    诂者,古也。

    古今异言,故需通之使人知。

     读书以字求意,字若不通,如何求意?国有远近,时有今古,有传译则能使别国如乡邻,有训诂则能使古今如旦暮。

    致千古之远如旦暮之间,然后可以升堂论学矣。

     此乃考经订史,去讹定伪,必备之学。

    不通训诂,则读古书只能从他人之说,人云亦云,最易受骗。

    终日受骗而不知,再转骗他人,学问之道,自此坏矣! 三为先秦之学。

    先秦书乃众书渊” 众人正听得入神,突然有人慌张闯入,座中人太多,那人一时到不了刘昭身边,急得不行,只能叫道:“先生,大事不好了!”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章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