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102章

首页
    北朝卷里引发一连串意外后果的“问难”、“说法”,其实都是那个时代重要的一面,并且也和故事主线及人物塑造息息相关,几句话略过固然写得轻松,但却没劲,巨幅画卷正在展开,请诸君允我徐徐为之。

     第76章公子,我吃好了 王扬说完,过了好一会儿都没人说话。

     要知立论人本是谢星涵,所立之论必是经过琢磨酝酿而得,虽然是当场说出,但事先准备的时间有多久,是与人参详还是自已独见,谁也不知道。

     而王扬先驳柳憕,然后又就着谢星涵的论点洋洋洒洒,一就而成。

    其精巧复杂程度,甚至超过谢星涵的原论,这等学识才辩,怎能不让人惊异? 隔了许久,颜幼成才叹道:“果然是琅琊王氏,华族煊赫,五百年家声,信不虚也!” 谢星涵嘴角微微上扬,浮出一抹心悦诚服的笑意,螓首轻垂,仿佛花中仙子俯首:“是王公子胜了,星涵认输。

    ” 柳憕则脸色黯沉,嘿然不语。

     庾易年轻时曾喜欢过清谈,如今则兴味寥寥,故而虽见王扬大放异彩,暗赞此人学识才辩,却也没太放在心上,见柳憕不说话,便道: “王公子叙致精丽,神锋辞俊;柳公子亦是才藻奇拔,不知柳公子之论尽否?” 柳憕吸了一口气,站起身,向王扬一揖:“王兄才思,在下钦服。

    ” 王扬马上站起身,回礼道:“取巧而已,柳兄的才华,才叫人佩服呢!” 王扬说的“取巧”在某种程度上也算实话,毕竟他比柳憕晚出生了一千五百多年,其间研究日深,大师辈出;中外论著、学术理路,新见者浩如烟海!如此熏陶出的眼界识见,自非柳憕能比。

     庾易起身,肃声说道:“永明八年四月十八,清谈胜者,琅琊王扬!” ......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章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