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年才开始的,准确的说十年前就开始了,那时候,你在街道上当班长,没有节假日,照顾爸妈最多的是二姐和二姐夫,那些年,只要爸妈家有事,都是二姐他们在跑,你呢,忙着挣钱,上班,三十吃个年夜饭都是等饭好了回来吃,你都做啥了?这几年,你又比我们多做了多少?在家照顾爸妈,爸妈给你发工资,你不吃亏,如果你要我们给你补贴,可以呀,你算一下,你比我们多做了多少,我们按量给你付钱。
”平时在家不怎么爱说话的涛儿,此时一句接一句,我和兰兰都有点吃惊。
“反正我比你们做的多,就算不给我补贴,你们也得承认,我付出的比你们多,你们在外面挣钱多,我笨我傻,就不该挣大钱,就该守着家照顾爸妈。
”
“哎呀,你们家照顾父母,有这么麻烦吗?谁有时间谁就照顾,兄弟姐妹之间还要这么计较吗?你们看看我们家,我妹一边上班一边照顾我爸,人家啥话也没说,怎么到你们家就一会这样一会那样了呢?”于静快速看了我们一眼,就低垂下眼睛,似乎在对茶几说话。
“我们家的事情你少管,我爸妈生病住院,你一天没照顾过,你没资格发言。
”兰兰的嘴巴不饶人。
于静的脸板的平平的,停顿了一会,还是说了句:“好像谁家没有老人似的,我们家也是两个女孩,一个男孩,就没这么多事。
”
兰兰的火气一下子冒了起来,冲着于静几乎是吼着说:“当然你家没这么多事,你家男孩子该做的事都是我们家的男孩去做,当然你家没那么多事。
”
兰兰指的是涛儿对于静家的事从来都很有担当,只要于静家的事情,出面解决的一定是涛儿,包括于静的弟弟一直在涛儿的公司上班,从一个小跟班到项目经理,虽然能力有限,但对涛儿却是忠心耿耿。
包括于静母亲去世,后事都是涛儿一手操办。
有时候看,涛儿对于静家的事情似乎更上心,在于静家,涛儿的话是很有分量的,于静的弟弟妹妹和父母都对涛儿言听计从。
所以涛儿在于静家得到的尊重比在自己爸妈家得到的更多。
于静的母亲对这个大女婿非常的满意,总是人前人后的夸赞,当然刚结婚的时候也是非常不满,曾经说,我家的这个女婿除了长得好,就没其他长处了。
直到涛儿成立公司,于静的弟弟进入公司,一干就是二十多年,于静的父母对涛儿自然是奉若上宾。
在我爸妈家,涛儿回来,如果我和姐姐都不在家,那他是需要给我爸妈做饭洗碗的。
涛儿能烧一手好菜,什么红烧排骨,蒜香鸡,红烧鱼,味道都是顶级的,于静说,涛儿在自己家什么都不做,也只有回到爸妈家才买上食材自己动手。
在于静眼里,涛儿能做到这样,就已经非常不错了。
家里的家务活,没什么打扫卫生、洗洗涮涮涛儿本来就做不来,女孩子多多点也是应该,一家人不该这样计较。
于静说的没错,她家的养老比我家的简单很多。
她母亲从得病到去世不到三个月的时间,之后她父亲唯一的爱好就是打麻将,只要能打麻将,有饭吃,其他事情,一概不管。
于静的妹妹从伊犁回来,在家门口小区物业找了一份看监控的工作,吃住在家,每天给老爷子做饭。
于静的父亲肺上也有毛病,但老爷子人皮实,粗枝大叶,不喜欢去医院,也不娇气,自己能抗,绝不麻烦子女,甚至不吭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