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家多好,让妈自己去分。
”
“我就是讨厌小姑和大姑的那个爱占便宜的劲,所以才生气都拉回来的。
这么多,到最后就算都让我大姑拿走,她也是超重,少给点,一个心意,要是都放我妈家,你看着吧,我大姑小姑会早早地瓜分完的,根本没我妈啥事,她们两姊妹在一起,干这些事都是高手。
”
现在看,母亲没有麻烦晓晓,也是心知肚明晓晓对这两个姑姑意见很大。
就桌子上堆的干果,批发价也要花几百元,母亲从来都是个好面子的人,殊不知这个好面子让自己这辈子在王家的两个姑子面前吃了多少亏。
晓晓有点生母亲的气,明知道自己家里一堆,还要出去买,可现在都买回来了,晓晓也不好说什么,有一种母亲搬起一块小石头砸了自己的脚的感觉。
素芬自然是早饭后就来了,围在春兰跟前,姐妹俩亲热的不得了。
春兰夫妻的火车票是让涛儿跑腿去买的,钱自然是春兰给的。
晓晓一家人都还以为大姑现在日子好了,人也变了的时候,大姑果然还是大姑。
快吃晚饭的时候,几家人都凑在一起,小婶一家四口、小姑一家三口都齐了。
他们都是晓晓父亲喊来的,说是给大姑送行。
这下,大姑的面子可给的足足的。
涛儿最晚进门,进来就找父亲借五千块钱,说有急用,明天就给他还回来。
父亲面露难色,母亲说:“我去给你拿,家里正好还有现金。
”
晓晓父母有个习惯,一般要在家里放几千元现金,基本是在五千元左右。
晓晓和小惠在厨房里忙碌,没太注意客厅里的事情。
母亲进了卧室说:“家里正好有五千多,你拿去用吧。
”
打开床头柜的抽屉,钱只有两千多,母亲数了又数,确认是两千多,少了整整三千,母亲想了半天,自言自语:“不对啊,前天我去买东西,拿了六百元,当时还有六千块钱,我拿走六百,还剩五千四,怎么现在只有两千四,还有三千哪去了?家里没有外人来呀,应该不丢呀,怎么会还只少了三千,留个两千多?一定是谁拿了?不是老家伙就是....,应该不会吧,她从来都是直接要,还没有说这样拿钱。
”
母亲怀疑是王春生或者是王春兰。
家里谁拿钱都要通知彼此一声,母亲想了想,基本断定是父亲拿了钱,对涛儿说:“那三千块钱应该在你老爹身上,你喊他进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