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自己皮肤病,不能沾酒。
也开始给惠院长讲过去的那些故事。
什么她多大被哥哥从老家山里接出来,多久工作的,多久结婚的,晓晓实在受不了这些陈年往事,只好打断:“小姑,小姑,那些故事我们都听了很多遍了,很多遍,我爸也知道,知道,我们都给他们讲过,你今天最辛苦,我和小惠敬你一杯酒,你随意,茶或者饮料都行,祝你和小姑父健健康康,心想事成。
”
晓晓和小惠给小姑父亲敬了酒。
晓晓的手机响了,晓晓拿起来是一个陌生电话,接通后,陌生人直接说:“你好,是王晓晓吗,你姑姑王素芬我们联系不上,你父亲家也没人,你尽快联系你姑姑,她公公婆婆在我们社区,让她们夫妻尽快回来,到我们社区领人。
”
顾不上问具体情况,晓晓直接把手机给了小姑父,电话里社区的人告诉他,他的父母被赶出了家门,只好来找他。
事情是这样的,小姑父的父母本来在家过年,包的素饺子,可小儿子不吃,非要吃肉,老两口说没钱,钱都给他了。
小儿子生气直接把老两口赶出房门,自己走了。
老两口没地方去,只好到小姑父这来,结果小姑父家也没人,他们央求人给晓晓父亲家打电话,可没有人接,好心人直接把老两口送到了社区。
社区的人问清楚情况之后,开始联系。
晓晓的一个初中同学就住在小姑家小区,两家前后楼,这个同学正好在大门口看到了,也认识小姑父的父母,好心地把晓晓的电话给了社区,就这样电话打了过来。
小姑一听还很不高兴:“大过年的,不在他自己家,怕我们家门口堵着,算啥,咋回事。
”
“走吧,都在家门口等着了,总不能放在社区办公室吧。
”小姑父劝小姑。
“谁收留的就就负责到底。
”小姑吊着脸。
“走吧,要不,你在这,我先回去。
”小姑父已经开始起身。
小姑很不高兴地也起身,说:“早知今日何必当初,当初对我好点,今天我也会对她好,她没想不到还有一天能来求我吧。
”
小姑一直和婆婆关系不好。
这个婆婆连自己的儿子小尼都不怎么喜欢,又怎么会喜欢小姑呢。
据说第一次见面,小姑父自己掏钱买了两块四毛钱的牛奶糖带回家,说是小姑给买的。
这个老太太也能做的出来,当着面称了牛奶糖有多重,是一公斤的重量,之后问了价格,小姑父说是小姑花了两块钱四毛钱,老太太直接从里屋拿出来两块四给了小姑。
这以后,老太太就说自己是花了两块四毛钱娶回来个儿媳妇。
小姑听说了气的和小姑父吵了一架,两家也一直不怎么来往。
后来实在没办法,小龙没人管了,只好白天送去,晚上接回来,也就是晓晓她们住在小姑家的那一年,每天放学,第一件事就是去小龙的奶奶家接小龙回家。
虽然小龙是老夫妻两的孙子,可老太太并不喜欢这个孙子,每天只给一顿中午饭,早晚饭是不让在她家吃,说是小姑没给那两顿的饭钱。
所以,小姑只要自己上夜班,就不让小龙去。
勉强支撑了一年,到小龙进了幼儿园,老太太就彻底解放了。
当时老太太看小龙一个月是十元钱,工钱拖一天她都不会让小龙进房子,如果小姑上夜班,小龙不去,那一周的钱也是不退,因为责任不在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