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129章

首页
    非常讲究,小时候,晓晓他们姐弟三都是年三十晚上在枕头边放上一套新衣服,新鞋子新袜子,全是母亲手动制作的爱心牌,到了年初一早上,不睡懒觉,穿上新衣服连早饭都来不及吃,就跑出去拜年了。

     不管去谁家,口袋里一定会被塞上瓜子花生和糖,那时候,只有过春节才能这样奢侈的吃花生瓜子糖,平时,除了有结婚的,其他时间是吃不上的。

     晓晓她们的四个口袋被装满之后回到家,把口袋腾空,再出去,你家的孩子来我家,我家的孩子去你家。

    这就是平房的好处,一个单位的孩子大家都认识。

     进了城市,住了楼房,这种互相拜年的习俗逐渐消失了,特别是邻里之间,奉行的是君子之交淡如水,就算是曾经一个单位,也因为住进了楼房,变得生疏了。

     现在的孩子三十就开始过年,要穿新衣,拜年也变成了过了新年钟声就算新年,可以拜年了。

    现在的拜年都是自家人,小孩子给长辈的拜年,长辈给红包,曾经的拜年瓜子花生糖早就不复存在了。

     一大家子人都在吃早饭,门铃响了,琪琪跑过去开门,门口站着的是小姑和小姑父。

     两人笑着说:“哥,嫂子,二妹,小惠,过年好,我们也过来过年,家里小龙不在,我们就两个老头老太太的,过来凑热闹。

    ” 小姑提了一箱牛奶,小姑父提了一筐鸡蛋。

    这个时候,总不能不让人家上门吧。

     小惠赶忙把二人迎进来:“小姑小姑父过年好,赶紧进来,进来,还没吃早饭吧,一起吃饭。

    ” “吃了,吃了,我们吃了饭过来的。

    ”小姑父一边换拖鞋,一边说。

     “二妹,你家好大啊,上次到你家就没来得及看,今天可不可以参观一下。

    ”小姑笑着说。

     “没问题,没问题,你们先坐,我去给你们泡茶。

    对了,这是我爸,我哥。

    ”小惠赶紧介绍了一下,又对惠院长和晓晨介绍了小姑和小姑父。

     晓晓很不欢迎这两个人,尤其是小姑,她一看就知道是父亲干的事,一定是他前天给小姑打的电话,说不在家。

     但现在,她怎么样都不能顺着自己的性子来,只好笑着问:“小姑,小姑父过年好,你们先坐,随意啊。

    ” 吃了饭,母亲跟在晓晓屁股后面进了厨房,小声说:“是你爸干的事,前天你打完电话说小惠要去接我们,你爸就给你小姑打电话,说三十不在家过,到你家,还说你也邀请他们到你家,还真没想到,人家就来了。

    ”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章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