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用说出来的。
所谓官混子之道,是个粗俗说法,精髓在于“知进知退”。
谢岩简要跟黎峰讲了这两句的含义,“没太深的大道理,大权要抓,绝不能让。
小权要放,绝不能贪。
”
黎峰再一次看向谢岩的脑袋。
他家壮壮怎么还没长大啊。
当天发完请帖,次日洪楚来访。
新一季的大集要来了,他最近都在忙。
大集的筹备不仅仅是民富路几条街的摊位和安全性,还要对参加大集的商号进行查验。
通常是检查上报的货品。
要供得上货,要是好货。
要摸底价位,不能临时抬价,到大集上再降价,假模假样的让利。
还有许多商号被客商告了。
这些在往年,都是一笔烂账。
告到商会,还是那些人说了算,不会处理。
洪楚在别处放宽了限制,今年的四季大集,他逐渐吸纳了许多中小商号参加,让货品种类更加齐全,质量高低更加明确,能有许多新品,也能有许多同品不同质的货品,可以排出价位梯次,供客商们选择。
被客商多次状告的商号,他就不忍了。
他早跟陆杨约好了,会常过来坐坐,两人说说话,互相解解闷。
但上次一别,洪楚没多久就忙起来,一直没空闲。
今天过来,还是因为接了请帖。
他想着,等到书斋开业再过来,那也太冷淡了,便提前来一趟,跟陆杨叙叙旧,到开业的日子,他还要来一趟的。
陆杨在家里新开了茶室,这会儿见了他,却把他往屋里带,当带他去月亮门后面坐。
他进过洪楚的卧房,也带洪楚到他的卧房看看。
洪楚进来就挑了挑眉毛,感到熟悉。
这一面面的书架,跟他房里的摆设一样。
都避开了窗格,高低有序。
陆杨说:“原本没这么多书的,我干爹他们过来以后,我把他们筹备的书都拿了一本过来摆上。
他到别的刻印作坊下定,又买了些书籍雕版,拿来的样书,我让我夫君挑来了一些。
再是他从他师兄那里得来了许多书,不然我这儿没你的书多。
”
陆杨爱喝毛尖,给洪楚也上毛尖。
他听黎峰讲过洪楚的派头,什么清桌子、铺桌布,上银壶银盏,他这儿没这个条件,看洪楚的人也没带,就普通上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