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的行程,以后再说。
到书斋,陆杨让他尽情挑书,“有喜欢的就拿回家去,你在这里能看多少?回家看,看完拆了。
”
谢岩喜滋滋去挑书了。
他很少买书,碰到喜欢的文章都能背下来,但能买书,他肯定选择买。
好书不厌百回读。
他背下一篇文章,就只看那一篇,买全本,就会把别的文章也看看。
许多文章藏在书里,他可能看过,当时觉得不太好、看不懂,突然重温,又会有不一样的感觉。
陆杨靠在柜台边看着他,见他跟进了粮仓的小老鼠似的,两眼冒着精光,如饥似渴的翻阅书籍,手里拿了两本,继续翻阅,就有了取舍,拿一本、放一本,放下了,又十分为难,两相犹豫,表情极为生动。
像是偶然进了粮仓,但一个口袋都没有拿,只能拿走少量的粮食,把他给急的!
陆杨踏步过来,把他手里的三本书都拿上了,让他继续挑。
谢岩矜持着,想省省钱。
陆杨就说:“你看,一般人考得好,都有个财主过来送金银元宝、送良田美妾。
你把我当你的财主好了。
别的都没有,好书任你挑。
”
谢岩又笑起来,书架上这点书,不够他挑的,这家买个三五本,下家买个三五本。
多逛几家,书籍重复率高,难得能挑中一本。
中午在外面吃饭,晚间回家的时候,夫夫俩手里拎着二十三本书。
谢岩买了些大家文章合集,某些大人的文集、诗集,还有他最近才感兴趣的棋谱。
省城的书斋路子广,他看见有些是某某书院的文章优选,他也买了几本。
余下的还有些经商用的书。
他没听过上头的名字,翻开来看,有些行商的经验,便也买了。
回家瞧瞧,跟科举相关的书没多少,大多是杂书。
谢岩要好好补补。
他很久没看杂书了,想念得很!
晚上在家吃,乌平之早回来了,看谢岩乐颠颠的献宝,听完书名,乌平之一时无言他要是有个好脑子,也去看别的书。
饭后都去书房坐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