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超级小馒头、咸鸭蛋、炒面粉等食物,他只需要记卖出去多少就行了。
余下现做的东西,才写当天做了多少。
重新写了一遍,陆柳在顶上写了年份日子,又琢磨着他以前都是什么时候出门。
赶集会去,那时候人多,好讲价,自家的东西也能拿出去卖。
家里缺东西也会出门,要挑个晴天。
天气不好,没谁会出门的。
夏季的时候也是,宁可天不亮就赶路,也不会选在雨天。
陆柳就又在上面记下了天气。
他在山寨里开过铺子,那时候家里还在收山菌,铺子里卖的东西也多,他记账的经验还算丰富,这些记完,他拿笔在旁边比划,悬笔在各项食物后面,写下卖出多少、剩余多少。
为了方便看,陆柳画了个小分隔符。
他知道每一样是什么就行,不用再列标题。
食物名称长,计量则短。
陆柳又拿一张纸,照着账本的横版来写一遍,比对着看,觉着横版的记得更清楚,便定下样式。
比划个大小,让顺哥儿帮他叠纸、划线。
他看看厚度,觉着差不多了,先缝一本。
记录一段时间,看看合不合适,到时再做调整,如果要继续记录,就再缝个厚点的本子用。
今天过节,黎峰没去码头铺面,出门走礼去了。
最初的几个客商,包括登高楼余老板在内的几人,黎峰过年过节的礼都没忘。
再有丁家烧刀子馆的礼,以及这位丁老板介绍的几个客人,他也上门拜访。
今年比去年忙一些,六月一场大集,让他们家跟很多客商结下了交情。
除此之外,黎峰还去钱庄、镖局、船行拜访一二。
码头那边还有药贩子、洪老五、小洪管事,最后是洪家的洪楚。
洪家不好进,洪楚也不在家,礼送到就行。
这一圈走完,黎峰到家时,天色都晚了。
他也想请人帮忙了,请个伶俐点的,走到外头,嘴巴活,会说话,能维系交情。
他回家,绕了一段路,去铺子里看看情况。
陆柳见了他,擦擦手,招呼他进屋喝碗热汤暖暖身子。
虽是小铺面,也被他照料得跟家中一样,进屋就迎他到后面,到井盖边洗洗手,擦擦脸,再盛一碗鱼汤喝喝。
陆柳跟他挨着坐,黎峰腿脚伸展开,陆柳就伸出小拳头,给他捶捶腿。
“跑了一天,累了吧?喝了鱼汤,你坐着歇歇,待会儿我们回家,给你烧水泡脚,我给你好好捶捶!”
黎峰单手拿碗,另一手把他手抓着,不要他捶。
“这才几步路?不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