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做决定,要看看从前走过的路,也看看以前都有什么想法,做到了哪些,又有什么没做到。
他最初是想当大商人的,后来他知道大商人会成为“大掌柜”,是帮人挣钱的人。
他们小家小户的,没背景也没家世,自然是做小生意最好。
这么点人,开支小。
小富即安。
能度日,能攒点儿,就足够了。
现在他对“小富”有了思考。
他从前认为乌家是大富之家,以乌家为对比,他一年能挣个一千多两银子,就差不多了。
如果是跟洪家比,这显然不够。
以洪家为对比,那什么程度算小富?
他看乌平之说起“万两”银子时,口气很轻松。
想来乌家还有许多财富掩盖在布庄之下,不显山不露水。
陆杨又复盘今天的谈天内容,提笔蘸墨,拿了空稿纸梳理他的想法。
他还是有着市井里带出来的习性,对于铺面、作坊,会有全包揽的惯性想法。
没想到去入股。
再是银子。
他是有多少钱,办多少事。
没钱就攒。
他已经做过尝试了。
他不会刻印,就请人去刻印。
他没有货物,就跟有货的人合伙。
他占个经营权。
以后可以尝试的方向很多,可以入股一些作坊。
入股作坊的好坏都很明显,好处是不管事,省心省力。
坏处是经营不善,就会全赔了。
陆杨有想法。
他会入股他看好的作坊种类,比如也投个织染作坊。
作坊倒了,他作为占股人之一,可以把别家的股尽数买来。
这样他能有优先购买权。
再是家业的置办,铺面、良田,都是要的。
这些紧要吗?相比其他能快速挣钱的东西来说,这都太慢了。
他拿朱笔另起一行,提醒自己万不可贪心求快。
家业是根,慢了些,却稳当。
承办和运输,他没考虑。
暂时就在府城这块地方。
这些他凑一起,定个数。
陆杨想,一千两实在不够。
洪楚追加彩头都是两千两银子,合计有三千多两。
他的年度挣钱目标,最低也该以三千两计算。
保三争万。
定下目标,他再考虑大集摆摊的事。
他还是想去。
等明天看看陆柳跟黎峰商量出什么结果,错过这次,就到九月。
九月能不能拿到摊位,就看黎峰的表现了。
陆杨放下笔,拿纸吹吹墨迹,看谢岩懒懒靠在椅背上,不知停笔多久了,望着他笑了笑:“我定心了,还是那句话,这次不去也行,错过不遗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