圈,往来客商都要瞧一眼。
铺面外墙上,用红纸贴出了商号名字“靠山吃山”和铺面名字“吃得饱”,再有“黎寨西山”“西山宝山”等字样。
洪老五看过摊位,见过伙计,停在门口看看字样,被黎峰引到铺子里,见这间铺子也改换了格局。
墙上挂了草席,墙面的斑驳痕迹都被遮掩。
一面牵细麻绳挂牌子,上头都是菌子菜,下方的方竹筐高高一座,敞口展示货物。
过去抓几把干菌看看货,才发现这是两个竹筐拼出来的展示架。
阔口方筐下,是盖着盖子的大方筐。
货架之后的草席上,是红纸贴出来的山水画。
连绵几座山,蜿蜒一条路,路上许许多多的赶山人。
这是西山丰收图。
这个图,是陆杨画的。
他参考了陆家屯小屋院墙上的“全家福”,拿浆糊勾勒,粘红纸做成。
浆糊弥补了他的手抖,某些部分因浆糊干得快,没贴全,正好营造出山雾朦胧的感觉。
人物则类似剪纸人,细长一个条条,经不起细看。
整体还不错,足够让人惊艳。
另一面墙上则是谢岩的作品,全是菌子菜的图,这些菜就跟摆到了墙上一样,还按照席面的摆法,一圈小图,围着中间的主菜,很有看头。
余下则是一些贴在空位的小纸片,上面都是陆杨记录下来的客人对各类菌子的夸赞。
他自己还编了很多,为其署名为某某地的某某人留。
洪老五看过画,就盯着这些小纸片瞧,看着看着,他的眉头就皱起来了。
他在码头二十多年,来码头的大小商人他不说全知道,大半是有的。
怎么这上面的名字,他只认得一两个?
洪老五指着署名“省城刘家”的纸条问:“这是哪家?做什么生意的?”
人到了铺子里,黎峰就让人把陆杨叫过来了。
洪老五指指,陆杨探头看一眼,说:“不认得,这是我编的名字。
上面只有几个是真人夸赞,其他都是我编的。
比如说那个写着‘运平府余家’的纸片,就是登高楼余老板的夸赞。
”
洪老五不由侧目。
运平府是个富饶城市,来这里的游商,都说躺着都能捡钱。
大批的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