费事,萝卜大,水多压秤,买多了贵,自家种划算。
一个小小的早餐摊子,三家人都跟着忙起来,每个人都有事情做,哪怕一天就忙一个多时辰,都能让他们高兴一整天。
早上这一阵,鹿鸣书院的生意做完,货还有剩的,他们就会换上扁担,走街串巷喊两嗓子。
每天出货的数量不多,没走几条街就卖完了。
一天能有个一百五十文钱到一百八十文钱的挣头,把陆柳美得,从早到晚都笑眯眯的。
他挣了钱,到米行去买了好米,回来蒸米糕吃。
黎峰买个竹床回家,放在院外的巷子里。
竹床比寨子里做的要窄一些,就够躺一个人,却能爬两个崽。
陆柳在竹床上多垫一张草席,把两个孩子抱过来坐。
家中四个长辈坐着小靠背椅、小板凳,一圈就把竹床围住了,随着孩子的动作,都能逗逗孩子,跟他们玩一玩。
这头安置妥当,陆柳就到灶屋忙碌一番。
先蒸一锅米糕,他们分了吃。
给小宝宝做了米糊糊,也喂他们吃一点。
左邻右舍看他们这儿热闹,有人过来搭话聊天,看见两个小宝,都说这俩孩子长得好。
看他们模样相似,多问一句,才知道是双胎,更是连声夸赞有福气。
陆柳听得高兴,给他们分米糕吃。
又被人夸大气。
这条巷子慢慢空了,书生们退租,陆续赶往省城。
留下的是不去赶考的,不出意外,能做好多年的邻居。
陆柳想交朋友,别人听说他家男人不是书生,是个生意人,兴趣就淡了。
就剩个贺夫郎愿意过来坐坐。
贺夫郎是乡下来的,没什么好手艺,早年家里穷,绣活和厨艺都没练出来。
还说到了府城,能过上好日子,没成想府城的开支这样大,他没法子,只好靠浆洗衣裳来贴补一二。
夏天活少,他早上就忙完了,下午闲着,想干活都没得干,看陆柳这儿热闹,人也和气,听别人说是乡下来的,就试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