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皮怎样酥脆,刷了酱汁以后又是怎样的咸香,肉馅又是怎样的又多又好吃,一口下去,把人香迷糊了。
十文钱一个的饼子,都老惦记着想吃。
陆柳现在做的酱肉饼子,是陆杨教他的,酱肉是炒制的馅料,不是炖煮的,没有汤汁,照着酱肉包子的配方来做的。
他做的小一些,收价便宜点。
府城卖这些东西的人太多了,价格太突出,他怕不好卖。
这样算起来,他把种类、价钱说明白,再加几句怎么怎么好吃就行了。
他这样说,陆杨点头,“差不多就这样,但吆喝的时候,每一句都要短一点,能快点定下一句,让人听完整。
”
鹿鸣书院只是一所书院而已,再说说话,人都走完了。
陆杨带他一起吆喝,喊着“卖饼子啦!又香又好吃的酱肉饼子!五文钱一个!外酥里嫩的酱肉饼子!咸香好吃,五文钱一个!”
有书生从另一头走来,陆杨就会给陆柳使眼色。
陆柳还没琢磨出别的句子,幸好记性不错,平时也会夸人,老远看着人,就热情洋溢,冲人挥手:“才子!大才子!要喝鱼汤吗?没有刺的鱼汤!五文钱一碗!喝了这碗鱼汤,你一天都有精神,做什么都有劲儿!干什么都有使不完的力气!要来一碗吗!”
陆杨听到前面,还笑眯眯的。
听到后面,就露出了迷惑眼神。
读书人要那么大的力气做什么?
陆柳丝毫没察觉他把吆喝方式记混了,好在被他点名招手的书生并未介意,走到摊子前,左右看看,见他这摊位如此简陋,碗筷却干干净净的,汤盆还盖着盖子,便说来一碗鱼汤。
陆柳喜滋滋盛汤,记得哥哥教他的,他递了汤,收了钱,就把“鱼汤一碗,收您五文钱”的话大声说出来。
摊子前开了张,需要有人续上。
顺哥儿立马从转角处走出来,似模似样往这边看一眼,见那书生是喝鱼汤,他就要了饼子吃。
这孩子第一次当托儿,太实诚。
五文钱拿一张饼子,啥话也没有了。
陆杨给他使眼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