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贵的?
乌平之不介意这个,转而给陆杨敬一杯茶水。
“陆夫郎,你辛苦了。
”
陆杨跟他喝了一杯茶。
茶足饭饱,谢岩领乌平之去书房说话。
书架已经到位,茶室改过,进门就看见靠墙的两面书架。
书架只有格子,没有背板,靠上面的格子,陆杨特地量了尺寸,照着窗户的大小来打。
放到屋里不影响光线。
卧房这里,则是几面小书架,竖长几条,挨着墙放。
与茶室相连的小隔墙上,挂着陆杨的画像。
到书房,陆杨加了两面书架,分别放在里侧的墙面和书桌后。
月亮门的八宝格还是书架。
只有窗户那一侧,摆个高脚小方桌,放了一盆文竹。
进书房要经过卧房,这点不好。
书架花销多,陆杨舍不得买屏风,就在炕上挂了帐子。
放下帐子,看不见炕,稍留点余地。
谢岩的书都摆出来了,他背后的书架顷刻用了一半。
地方大,他分格放置。
喜欢的书和看不懂的文章,都分堆放置。
相较从前都叠着放,这样更方便找书。
从前的书还没整理,他今年新记的笔记和摘录的文章,都写了年份。
书架空格多,他还根据年份占了格子。
文章常看常新,这样方便他往前温习。
娘在家不忙,有空就会给他裁纸,靠里侧墙面的书架上则放了很多稿纸。
根据价钱分堆放置。
谢家写功课,要用好点的纸。
教官说不强制,量力而为。
谢岩知道是为了留档存放,后入学的师弟们能在静室看见这些文章。
他如今受益于前人,也愿意为后人栽树,功课上没小气。
谢岩很喜欢这个房间,带乌平之逛了一圈,说:“等我夫郎把书斋开起来,他会送我一些书,把书架填一填。
到时候我走哪里,都能拿本书看,都有得选了。
”
乌平之说:“就差个屏风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