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633章

首页
    来回看,他们这个摊子真是不起眼。

     山菌生意还不错,靠着回头客,能有点挣头。

    但这还不够,还要拓客,吸引更多客人的目光。

     来府城的游商,只要去城里吃过饭,就该知道菌子菜。

    让他们看见山菌,哪怕是散买几十斤的尝鲜,都能带走上千斤的货。

     陆杨又到摊子前看看。

     他们家的摊子不出挑,跟大多数人的摊子一样,是把板车拉到前面,在板车上架着簸箕。

    簸箕下有一袋袋的货,簸箕上是给人看的散货。

     陆杨说:“这样不行,里里外外都要改改。

    ” 开铺子的事情,陆杨说了算。

     他回到铺子里,把人都叫起来,让他们先把铺子里的货搬到后院去。

     趁着没客人来,先收拾收拾。

     陆杨不搞复杂,让他们把铺子里洒扫一番。

     重新刷墙来不及,他使唤人去买了几张草席,挂在墙面上,把墙壁的斑驳痕迹遮住。

     铺子里很少来商人看货,偶尔会来几个,铺面是他们的,他们要用心。

     陆杨准备在墙上挂牌子,像酒楼饭馆的点餐牌一样,把菌子的种类写出来,另一面,他看看谢岩有没有空闲,带谢岩去登高楼吃菌子菜,把府城出名的几道菌子菜都画下来,挂在铺子里。

     这头先留出位置,草席挂好,就把竹筐搬进来。

     陆杨现在喜欢方竹筐,齐整、不占地。

    他说了样子,派个人去筐铺里买。

     放地上的方竹筐要大,需要配盖子。

    放上面的筐则是浅口筐,跟方竹筐的底座一样大,放上面展示用。

     这样能用最少的货,制造出最多的效果。

     铺面门窗也要收拾,提桶水过来洗刷洗刷,然后熬浆糊,等着拿红纸贴招牌。

     门前这个摊子,尤其需要改。

     集市人多,不能烧炉子做菜,万一把别人烫到,麻烦不断。

     他打算把板车和簸箕都做一番装点。

    有贵人的马车都是布料包裹的,更有的是用锦缎裹着的,他们不用。

     陆杨照着铺面的处理方式,先用一层草席,把车子里外包裹。

     市面上有卖花样草席的,用不同颜色的草,编出个花样来。

     他要请人编个“靠山吃山”的招牌,先找草席,沿着车子压出痕迹,拿笔做标记,看哪一面是展示给客人看的,大大小小的展示位,全要编出“靠山吃山”的字。

    编不出来,那就后期加工,在上面写字。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章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