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609章

首页
    ,要知道,别的书院里,举人老爷都能当坐馆先生去教书了。

    所以城内也有人说,鹿鸣书院的实力高于青云书院,青云书院比不过大的,就去捞小孩子的钱。

     “我是不懂,我就是牙行一个跑腿的。

    鹿鸣书院只招收秀才及以上的书生入学,年年有人来,月月有人走。

    新旧交替,眨眨眼的功夫,邻居就能换一批。

    尤其是乡试前后,这附近会空出大量的房屋。

    很多考生都是最后拼一把,考不上举人,就卷铺盖回老家。

    回到老家,秀才的功名足够他开馆启蒙,也能去别的私塾坐馆教书。

    在府城,很多书生都承担不起读书费用。

    ” 牙子说着说着,拨弄算盘,跟陆杨说:“距离乡试还有半年,依着你们的要求,需要三五家的连排房屋,还要靠近书院的、环境清幽的,鹿鸣书院附近是最合适的。

    你可以先给定金,空出房子后,我先留着。

    你们看了满意,再一起租下。

    定金只收一成,算算账,也就五两、八两银子的事。

    ” 陆杨问他:“两家书院之间,有多远的路?” 牙子说:“三里多的路程,中间都是商街商铺,路上人山人海的,听起来不远,挤着挤着走,要三刻钟以上。

    ” 陆杨听前面介绍,对青云书院更动心。

     他们家除了谢岩,没有大书生了。

    小娃娃见风长,眨眨眼睛的功夫就会走路说话,到时启蒙,能有好的书院收,就往好的书院送。

     他再算算路程和房租,皱眉想想,先算了。

     生意还没做大,一年也就两百两左右的挣头。

    生活开支和住宿,就要去掉五十多两。

    这还是基础预算,真到过日子,开销只会更多。

    这对弟弟一家来说,是个大开支。

     先有个房子住,等孩子大一些再另做考虑。

     说着话,他们到地方看房子。

     府城的民房,大多跟县城的民房没区别。

     这年头,富裕的从来不是普通百姓。

    土屋土房,进去都看得见墙上在掉灰。

     修建得像样一些的房屋,则比陆杨想象中大一些,是个假二进的院子。

     院墙比民房高一点,门楣大一点,进屋有个竹影壁,一排竹竿扎篱笆,有的人家雅致,在下方搭台子,放花盆,也有缠藤蔓,做花屏的。

    有的人家简单,竹子都发黄晒得劈叉了,都没清理更换。

     竹影壁后面,紧挨着水井。

    侧面有两处小耳房,很窄的两间,是灶房和杂物间。

    牙子说可以收拾出一间当下人房。

    过了二门,才是主屋。

    正中有堂屋一间,东西两侧是两个小院,如果愿意,可以两户人家合租。

     像这种格局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