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609章

首页
    跟县城时的情况一样,部分书生年岁大,孩子都遍地跑了。

     陆杨对租住的房子有要求,要离书院近,他要照顾谢岩,离府学近最好。

     因想跟弟弟他们住一起,这个房子离府学稍远一点也可以,不要太远,一刻钟的路程最合适。

    往返都方便,谢岩路上走一走,能锻炼锻炼腿脚。

     房子不能太显眼,他们就是普通百姓,但也不能太破旧。

     他不想住群租房了,太多的炕灶,会让房子里没有家的味道。

     院子得有一个,最好有水井。

    住在城里,买水吃太麻烦,平常洗刷都要等着水,省着水,实在不方便。

     租下一处,附近最好能有三五处的空房子,或者是灵活租住的房子,年中开始,会陆续有人退租,能让他一并租下来。

     除了民房,还要看看带住宅的作坊。

    最好也离得近一些。

    据他所知,很多家庭作坊,都是在家里开工,一家人都在忙,请来伙计干活,也就是分个屋子,搭大通铺。

    有些是分前后院,有的是分东西屋。

    这种格局的房子,在府城应该很多。

     府城的房子贵,年租比县城高。

     一次定下,为着这个银子,都要再三忍耐,轻易不搬家,所以定下之前,需要仔细看看。

     他们在乌平之家里住,不用急着走,陆杨在附近逛几天,熟悉了路,对巷子里的人员分布有了了解,再才去牙行。

     后面要奔波几天,陆杨把娘留在家里,让她带着威猛歇歇,他则带顺哥儿出去看房子。

     牙子年岁不大,瞧着就二十岁出头,见人就笑出大板牙,手上拿着书册和算盘,跟他们走在路上,嘴巴就没歇过。

     “府城除却府学之外,大小书院私塾共有三十七家,其中书院五家,小私塾三十二家。

    五家书院里边,又以鹿鸣书院和青云书院为首,往年这两家书院取中举人进士的人数和府学相当,很多人挤破脑袋都进不去。

    而青云书院还开设了启蒙书堂,会收孩童入学。

     “府城游商多,许多游商都把自家孩子送到青云书院启蒙,这让青云书院附近的两个街坊的房价都比别地贵。

    府学附近租个小院,也就十五两银子左右。

    而这十五两银子,拿到青云书院附近,就够住半年。

    会贵一倍。

    ” 相较而言,鹿鸣书院附近的房子就便宜一些,鹿鸣书院还离府学近一点,两地之间有个居民区,平均年租十五两银子左右。

     牙子往鹿鸣书院的方向引路,再跟他们介绍道:“鹿鸣书院没有启蒙书堂,入学学子最低是秀才,连童生都不招。

    里面还有很多举人在读书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页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