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的小院。
他们到堂屋,没往西去,在茶室摆桌吃饭。
小小的地方,拥挤之余,却看得出家中富裕。
房子是青砖做的,地面都铺了石头,用了瓦片,刷了墙壁,沿着走道,高高低低摆了些花盆,红红绿绿摆一起,很是好看。
席面做得很体面,荤素都有,鱼肉有,汤羹有,素菜有,菌子也上桌了。
都是家常菜的做法。
席间只喝茶,不喝酒。
他们一人得个寿包,沾沾寿星喜气。
再聊天,还是家常。
乌老爷子说陆杨撑着家里太辛苦,还说陆柳挺着大肚子奔波不容易。
陆柳赶忙放下寿包,受不住这个话。
“没有、没有,我没奔波,我是来县里找我哥哥玩的,也没干什么活,每天就吃吃喝喝出去玩了。
”
乌平之听见这个调调,不动声色暼了他一眼。
很快,陆杨也说话了。
陆杨说:“我们两家不说外道话,家里人少,肯定要多辛苦点。
你看看乌大哥,又要读书又要兼顾家中应酬,也是辛苦。
您体谅他,要好好养身子,千万别急躁。
养好了身子,他没后顾之忧,您在家里把钱银子挣着,他去外头把功名考着,这日子多美呀?”
乌平之直直看向陆杨。
他熟悉的谢岩夫郎肯定是陆杨,平常打交道,都是这样子,话说得玲珑,一段段的捧过来,因语气真诚又热情,让人无法厌烦,都会乐呵呵搭话。
但他记得,他对谢岩夫郎有个印象是“稚嫩”。
乌平之再想想陆杨介绍的名字,这个怀孕的小夫郎才是陆柳。
啊,真乱啊。
算了,下次问问谢岩怎么回事。
这是他夫郎吗?他知道他夫郎不叫陆柳吗?
乌老爷子不知道儿子在想什么,他跟陆杨唠得好。
“你这小哥儿,话对着外头说,自己的两只耳朵都捂起来,一个字不都听。
你看看,这些话,说你是不是也行?”
陆杨乐不可支:“哎,哎,有道理,我敬您!”
乌平之就去招呼陆柳:“陆夫郎,我们唠唠生意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