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474章

首页
     和他们这间铺面的格局不一样,不是前面商铺后面院子,而是在临街的墙壁上修个窗户,人在窗户后摆摊叫卖。

     因商业繁华,出门一趟,到处都是叫卖声,目之所及,耳朵里听见的都是相关的东西,气氛很能感染人,有些人只是随便出门逛逛,都能被影响,对某些小玩意儿感兴趣,兜里有钱,就买了。

     陆杨也跟他们说府城的包子馒头摊。

     “人家一个街边小摊子,比我这间铺子蒸的包子馒头都多,我估摸着,一天能有四十笼以上。

    ” 那就是八百个打底。

     这样的小摊一排排的,数之不尽。

     石榴难以想象:“府城的人全都不吃饭,一天三顿的吃包子馒头?” 陆杨告诉他们,府城的饭馆酒楼比馒头摊子更多。

     银杏努力梦了一下:“去府城做乞丐,都能吃成个大胖子。

    ” 这么多酒楼饭馆,剩菜剩饭都拉不完。

     陆杨侧头看他。

     真是好远大的梦想。

     看店的日子是枯燥漫长的,他们经营范围的缘故,每天的生意有固定的时辰,余下时间就很难熬。

     银杏和石榴还没练出来,陆杨不允许他们干私活。

    哪怕衣服破了要缝补,也是下工之后。

     等哪天可以独立看店,客人进门,他们知道要说什么、卖什么,能招待好大部分人的需求,他们也能抽空做点针线活了。

     中午,陆杨没回家。

     他在铺子里做饭吃,把石榴带上,教他做饭。

     村里出来的小哥儿,做饭的手艺有。

    只是家里穷,做什么都省惯了。

     家里长辈会使唤他们干活,掌勺的事极少放权,就怕他们偷吃,手上没准头。

    他们现在的手艺实在差劲。

     陆杨先教石榴,让银杏看店。

     晚饭就让石榴做,让银杏吃吃看。

     他这儿就教些家常菜,硬菜暂时不教。

     中午要给陆林和张铁留些饭菜,一起五个人吃,他做了三菜一汤。

    每份菜都是大盆大盆的。

     他这儿忙完,银杏还在前门喊:“陆哥哥!哥夫来啦!” 他们一般喊哥哥,是用名字喊,比如陆杨,应该叫杨哥哥。

    但他在亲戚那里,是用的陆柳的名字。

     陆林知道这个事,就教他们喊“陆哥哥”。

     哥夫是谢岩。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章
推荐内容